第49章 故都的秋7

【選錯專業不算什麼,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外國人的白眼冷遇。那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力蒸蒸日上,而與之相對的,是固步自封的中國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他們看不起中國人,甚至給予中國“□□”這樣侮辱性的稱呼。】




誒?




頗曉佛學的王維愣了愣,臉上露出幾分莫名:“佛經有載, '□□’為西域對國朝的代稱,並無侮辱之意啊。"




【“□□”一詞源於佛經,本是一箇中性稱謂,自甲午後,就變成了戰勝者對戰敗者的嘲諷、蔑稱,其下含意,怕是連豬狗都不如。】




剛剛還在疑惑地王維:???!!!




"放肆!"




太極宮中,李世民不可置信地一拍桌子:“豎子爾敢!”




蠻夷之邦也敢如此欺辱華夏,誰給他們的膽子?我上邦尊嚴安在?未央宮。




劉徹拂袖而怒:“奇恥大辱!什麼王朝竟這般軟弱窩囊,被一群蠻夷之邦壓著打?!




奉天殿。




沉浸許久的殺伐之氣不受控制從朱元璋身上溢了出來:"好啊,那倭國是嫌咱大明的刀鋒不夠利嗎?"




他咬牙切齒,恨不得現在就親自帶兵,去把對面那群倭賊給砍了。一旁的朱棣腦子到底活泛,雖也惱怒,但謹慎地捕捉到了一個詞:明治維新。




老朱家對皇子的教育很是不錯,朱棣也讀了些詩書史卷,他想起來一句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周朝雖然是舊邦國,但其使命在於革新。革新而有新機,這便是後世的倭國超過華夏的原因麼?




【郁達夫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說留學的時候,他和一個師兄去小酒館喝酒,旁邊一桌也坐著幾個日本學生,結果,那群學生無緣無故就對著他吐了一口痰,嘴裡還罵著“□口人” “叭兒狗”。郁達夫全程表情平靜,甚至在那幾個學生走了之後,他還能平靜地衝對面的師兄笑,說,這是常事。】




咸陽。




嬴政扶著劍柄的手猛然抓緊,聲色俱厲:"可恥!可恨!"




連異邦小族的平民學子都能對華夏子民如此侮辱,國朝之上又該是何等弱小,簡直尊嚴盡失!蕩平諸國的始皇帝屬實是難以想象後世形勢會如此翻覆。




太極宮中的李世民狠狠一




摔杯子:“那日本到底是什麼國家,竟這般狂妄?!”




長孫皇后也是滿臉不可置信:“郁達夫還平靜地表示這是常事,可見這樣的侮辱冷遇更是數不勝數,後世……怎會孱弱至此啊!"




她情感向來細膩,聽完郁達夫的身世,又瞭解到這留學一遭,對他作品裡的悲涼愈發感同身受起




來,不禁也開始同情這千載之下的後輩。




幾乎同時,聽到這一切的王翦蒙恬衛青李靖尉遲恭秦瓊等人俱是怒髮衝冠,軍人鐵血,最是見不得國家受辱,他們沙場征伐,為的就是邦國穩定,外侮不侵,那日本學生這樣,簡直和指著他們的鼻子罵無異!




各位將軍身上戰意鏗然,紛紛大恨只可惜不知道日本到底是哪一個國家,否則他們就要當場請命蕩平敵寇。




最義憤的竟是諸天萬朝的文士,可能因為文人身份的微妙聯繫,雖然新舊文學之間頗有不同,但他們也願將郁達夫引為同道。文人臉面何其重要?竟然被如此羞辱,對方還是異族,這丟的不是天下文士的臉,而是整個華夏的臉!




辛棄疾“鏗”的一聲拔出長劍:"大宋遭金人欺辱,後世華夏又被東瀛欺辱,可恨我等士人竟不能為國家紓難!"




李白杜甫猶自錯愕,大唐繁盛,異邦諸人不僅可以雜居長安,更能入朝為官,他們俱是將大唐視為天朝上國,頂禮膜拜,連對大唐子民也是尊重有加,千年之後,這些人就會騎到他們的頭上嗎?




王維訥訥難言:"朝中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因慕唐風,改名晁衡,陛下曾允他入國子監,與諸王公貴孫學習,其後他又考中進士,入朝為官。晁衡,便是來白東瀛。"




裴迪亦是怔愣:“一朝上國,一朝…□口……”他艱難地吐出那兩個字,只覺那些屈辱像是穿越時空而來似的。




大唐的文士,怎麼能想到,有朝一日這個國度的後人還會有伏低做小被橫加侮辱的時刻呢?




【童年是一個人一生的底色,而大學又是一個人三觀塑造的關鍵時期,不幸的是,這兩個時期裡,郁達夫所遇到的全是歧視與欺凌。這樣一個人,你怎麼能奢望他長成活力四射懟天懟地的樣子?所以,後來他會形成悲涼而略顯頹廢的審美情趣,也就不難理解了。】




李賀撐著床榻,細長的通眉擰成一個川字,本就瘦削的臉更見愁苦。是啊




,白眼、冷遇、欺凌、這是伴著他從幼時成長至今的東西。他本是李唐宗親,卻因家道淪落,沉淪當世,父親去世後更是連飽腹都成問題。可是……




他長嘆一聲,似在與郁達夫對話:




“我與你俱遭喪父之痛,你卻更有弱國之悲,焉能不苦。”世道澆漓,也不知郁達夫能否抗下重重悲涼?




這憂鬱困窮而又仍懷赤子之心的李長吉,竟是將郁達夫引為同調,為他擔憂了起來。




北宋。




聽完一切的蘇軾兄弟亦是唏噓感嘆: “幼時孤苦病弱,長成後又在異國受欺,其中苦悶難以言說。三觀塑造,想必是指個人的志趣理念吧?"




在那樣的環境下長成,再好的心性也不免會被消磨。




蘇轍斂眸搖首,沒有人聽到這些遭遇還能保持輕鬆: “如他所說,郁達夫之哀苦,竟是比李長吉更甚。”




長吉雖苦,猶有大唐,可郁達夫的王朝呢?




【另外,由於留學日本,涉獵群書,郁達夫也受到了日本"物哀"美學的影響,所謂“物哀”,簡單來說,物,就是外界事物;哀,則是主體對事物產生的感受,包含有同情、哀傷、悲嘆、憐惜等種種情緒,主要展示一種哀婉悽清的美感世界。這種美學意味在《故都的秋》中也有體現。】




未央宮。




劉徹冷嗤一聲: "小家子氣。"




他想起楚棠先前說漢賦時曾強調的恢弘氣魄,說,這是隻有大一統王朝才能孕育出的深廣宏福。他喜歡這樣的讚美,也讀出了這背後的深意。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大漢的強大才讓司馬相如有那樣的底氣,文士與國家,一命相連。那日本聽起來似是個彈丸小國,卻能逼得後世華夏子民淪落至此,兩相對比之下如何不令他心驚?




帶上主觀情緒的漢武帝幾乎本能的厭惡著日本的一切,包括文化,同他一樣,許多鑑賞能力滿級文人學士也拒絕深味所謂的物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