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林璇 作品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儒與道

  從這裡可以看出,儒家和道家有著嚴重的對立關係,儒家倡導“仁”,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相互關愛,但道家倡導不仁,認為只要出現關愛,就會出現偏愛,這個就是不公平的來源,故《道德經》開篇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儒家倡導“有為”,希望每個人都要成為君子,有為的改變自己、改變世界,但道家卻倡導“無為”,認為無為就是無不為,這個自然運轉的世界不需要你有為。儒家是站在人的角度看世界,通篇都是人應該如何,人應該怎麼怎麼樣,但道家卻站在道的角度看世界,是一種跳出世俗的觀念,這個就是儒道的對立關係。儒家做的是加法,讓自己學會什麼,成為什麼,不斷地提高自己;道家做的是減法,叫做:“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如果再進一步就會發現,儒家講的是拿得起,要承擔巨大的責任,而道家講的是放得下,要追求個體的本性

  雖然它們的切入點不同,但卻殊途同歸,都是在以“人”為核心,探討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我們常講太極“剛柔並濟”,儒家就是外剛內柔,表面堅強,卻內心柔軟,看起來強大,卻最容易被腐蝕,所以歷史上,儒家盛行不久後,勢必要迎來困局。道家是外柔內剛,表面弱小,卻內心強大,看起來柔弱不堪,內在卻霸氣十足,所以每當道家接管時,總能夠物極必反、擺脫困局,這個就是“反者道之動”的規則

  但說到底儒家和道家終究只是工具罷了,人利用工具來達到更加完善的自己,而不是被工具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