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林璇 作品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儒與道


  旁白道:葉yu,為何你講道家問題的時候,為何總會扯到儒家呢

  葉yu道:自諸子百家至今,已經過了近三千年的時間,曾經的百家思想至今依然活躍的,就只剩下了儒家和道家。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孔子曾經五次問道於老子,可見孔子思想和道家思想之間的淵源。之所以談道家必須談到儒家,你可以理解成道家和儒家就是一個太極圖裡面的黑白雙魚。它們之間相互交融、互相對抗,這才催生了一個星河璀璨的hua夏文明,而這個也是hua夏文化的偉大之處。因此談道家繞不開儒家,談儒家繞不開道家,就是這個原因

  旁白道:那二者有什麼區別嗎?

  葉楓道:先說儒家,儒家源於春秋,起於孔子,傳於孟子,其核心就是教我們如何做一位君子,雖然後世儒家偽君子居多罷了

  如果你學習儒家,首先就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也就是說要擁有崇高的道德標準,不能“缺德”。要始終如一。要學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教導別人之前,首先要“三省吾身”,也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有匡扶天下正道的理想,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的意志,不過在這裡,之前也提到儒家特別喜歡“己所欲,即施於人”,喜歡強迫人“尚禮”就是了

  儒家教導我們,從小就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要“三人行,必有我師”,要“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儒家特別喜歡好為人師,而這個也是現代人最反感的地方,但是沒辦法,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就被人尊崇“至聖先師”,所有儒家之人無不以孔子為楷模,畢其一生的追求,所以喜歡當人老師也就不難理解了,但是他們只學到孔子的“表”,沒學到孔子的“裡”,所以才會讓人厭惡。更何況這個世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改變別人

  長大後要學會“禮”,學會剋制慾望,要“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儒家認為人類與禽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禮”。禽獸只會順從慾望卻無法控制慾望,但人類卻能夠剋制慾望,不會成為慾望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