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一一二章 “昭昭天命”

1669年9月8日,漢洲,建業。

在齊國,不論是在內閣政府層面上,還是在民間百姓中間,從十幾年前,便流傳幾種“昭昭天命”的說法,其中之一就是,身居漢洲的華夏民族是“獨立於神州大陸和天生優越的”,“註定會拯救淪亡的神州大地,挽整個華夏民族於危難,並重新引領華夏民族走向偉大的復興”。

從今年陸續傳回來大陸的消息,更讓這種“天命”說法變得深入人心。大明北伐初戰,攻勢如潮,勢如破竹,但未過數月,便被清虜抓住戰場空檔,於滄州大敗北伐東路大軍,差點將戰線又重新推到江淮地區。

若非我齊國力挽狂瀾,派出陸軍(嗯,在這裡故意忽略了雲州鎮)在清虜側後登陸,截斷遼西走廊,威逼京師,迫使清虜不得不將一萬餘精銳滿蒙八旗騎兵調回北方。要不然,哪會讓明軍又重新抓住機會,在濟寧擊破清虜大軍,一舉扭轉戰場態勢。

根據最新傳回來的消息,7月上旬,明軍從濟寧和登萊同時發起攻勢,連破濟南、青州、淄川、濱州,開始圍攻德州,儼然又要將戰線推進至河北地區。清虜為應對危局,不得不從鄭州、開封、洛陽、許州(今許昌)抽調兵力,側擊曹州(今菏澤市),試圖以分明軍東路軍兵勢。而受到削弱的清虜汝寧大營不得不收縮兵力,將此前攻佔的地盤盡數放棄,死保汝寧、南陽、淮寧等幾個戰略支撐點。

總的來說,大陸的戰場態勢對明軍而言,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更何況,在清虜的後方,我齊國陸軍經過數月的經營,已經牢牢控制了整個山海關,將遼東和京師徹底隔絕,幾乎斷了清虜逃回老家的歸途(其實人家也可以通過蒙古轉道退回遼東)。聽說,明軍打算派出一支偏師,也準備於遼東登陸,和已攻至海州的雲州鎮明軍搶地盤。

以大陸目前戰局發展形勢,很多人樂觀的認為,在年底前,明軍可能會逼進至京師,甚至不排除將清虜徹底驅逐出關內,統一漢地。

其實,相較於挽救大明危亡,並於大陸重建華夏政權這個“小目標”而言,齊國上下對吞併整個南洋、制霸印度洋這個偉大的國家使命,更認為是上天賦予齊國真正的“昭昭天命”。

一些激進的年輕一代以國內討論和研究的《進化論》一種觀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依據,認為“愚昧落後的種族註定要處於從屬地位或滅絕”,這思想被用來合理化對土人的驅使以及對南洋土地的合法佔領。

上天註定,漢洲全境及南洋地區所有子民應為同一“民族”,口說相同語言,信奉相同文化和和政治信仰,所有“臣民”亦必須襲用相同的社會風俗習慣。

作為本地區最為開化、也是最為文明的國家和民族,齊國有義務去幫助和指導土人“開化”,讓他們擺脫愚昧和落後,去實現共同文明和進步。既如此,所有的南洋土人,都應該置於齊國的統治之下,沐浴華夏文明之光。

“昭昭天命?呵呵……,漢洲為了征服東印度群島的土邦王國,掠奪土地和財富,奴役那些落後愚昧的土著,還真是創造出一個神聖的口號。”在英國東印度公司駐漢洲商館裡,英國遠東特使莫里斯·麥克米倫子爵在聽到東印度公司駐建業城商務代表溫倫·海伍德談起了漢洲近期又要征伐戈瓦素丹王國的消息時,不由啞然失笑,“不過,他們提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觀點,倒是非常獨到,更能充分說明這個世界上國家之間、民族之間赤果果的血腥生存法則。”

“是的,漢洲人跟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尼德蘭人在對待殖民地和落後土著方面,其手段並無什麼區別。”東印度公司高級經理西蒙·斯蒂文笑著說道:“除了掠奪和奴役,並沒有什麼所謂的追求共同文明和進步。不過,他們漢洲人提出的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民族,同一個語言,我認為這對建立一個穩定的殖民帝國,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我們英格蘭在北美的十個殖民據點(此時,另外三個殖民地賓夕法尼亞、特拉華、佐治亞尚未建立)也應該向漢洲人學習,統一他們的語言、信仰,以及文化。說不定,以後可以將那些殖民地區變成像蘇格蘭和愛爾蘭一樣,成為我們英格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