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七十三章 民意洶洶

    1665年8月13日,建業,內閣總理府。

    齊國內閣總理張文琪處理完手頭的工作後,扭了扭痠痛的脖頸,然後拿起桌上的最新一期《大公報》,身子向後一傾,準備稍稍放鬆一下。

    “8月1日,一艘滿載排水量達四百噸的蒸汽動力船經過三個月的適航後,返回建業港。該艦各項性能均達到設計建造標準,即將列裝海軍本土艦隊。該艦的入役,將意味著我齊國海軍擁有這個世界上唯一可全天候適航作戰的水面艦船,對於更好地維護我齊國海上權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月22日,北京發生劇烈地震,宮殿和全城都在震顫之中,城內房屋倒塌者不計其數,就連堅實的城牆也有百處左右塌陷。與此同時,狂風驟起,橫掃全城,灰塵遮天蔽日。人們驚恐萬狀,爭相逃到街上。偽清康熙帝和太皇太后、皇后、妃嬪及宮中的太監、宮女、朝中的要臣顯貴等狼狽避至屋外,以帳蓬為居所。同一天,又接連發生三次地震。此後三日內,每天都有餘震發生,十餘萬百姓無家可歸,露宿街頭。”

    “5月14日,大明秦王孫可望於南京集結大軍,以再次北伐為掩護,密令江西總督王尚禮率兵三萬餘,急襲仙霞嶺,並突入福建境內。潮州鎮郝永忠部四千餘人,攻入漳浦縣,直逼漳州。駐寧波馬保部兩萬大軍,破台州,直趨溫州。至6月上旬,福建全省,僅剩福州、泉州、興化三府尚未淪陷,其餘府縣皆被秦軍攻佔。鄭芝龍在留下施福、施琅、黃廷等將領堅守福州後,攜家卷親信萬餘,乘坐數百艘大小船隻,逃至金門,以避秦軍兵鋒。福建鄭氏敗亡,已不可避免。據信,鄭氏或在信風將至時,最終退往呂宋領地。”

    “6月10日,我齊國南洋商社武裝護衛在宣化總管區的支援下,攻破望加錫城,大破戈瓦素丹王國。戈瓦素丹國王賠付南洋商社人員和物資損失三萬漢洲銀元,割讓薩隆唐卡河和傑尼貝朗河以南領土,並允許齊國於望加錫駐軍。另,戈瓦素丹國王上表我齊國大王和鴻臚寺,願為齊國藩屬,永不相叛。”

    “據從印度傳來消息,我齊國委派之奧斯曼帝國使團一行十餘人,於4月20日夜,遭到埃及當地駐軍襲擊,所有人員均不幸罹難。此行徑……”

    “啪!”的一聲,張文琪一把將報紙摔在了桌桉上,臉上顯露出憤怒的神色。

    “這條消息,是誰允許刊登在《大公報》上的?”迅速招來總理府的一名書記官,張文琪指著報紙上那條有關齊國使團在埃及蘇尹士港遇害的消息,厲聲質問道:“文教部是如何審查的?民調處又是如何把關的?此事,尚在與奧斯曼帝國駐建業代表進行磋商,還未有定論,誰又如此言之鑿鑿地指認是蘇尹士當地駐軍所為?”

    “總理,《大公報》的所有信息,均有文教部審查司杜才斌負責審核。”那名書記官臉上帶著一絲苦笑,“杜司郎,是宋老的學生。”

    張文琪聞言,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這名書記官的意思。遇害的駐奧斯曼帝國首任代表是齊國科教界的泰斗--宋應星的孫子,而杜才斌作為他曾經的學生,不忿於內閣和軍部對奧斯曼帝國的軟化態度,竟然將宋昌平一行人在蘇尹士港遇襲之事,給刊登在《大公報》上,以此來裹挾民意,逼迫政府對此作出強硬地回應。

    至於最後把關《大公報》刊印的民調處官員,在審核這條消息時,多半也不認為有任何不端和違例之處,便任其刊發。

    “奧斯曼帝國是一個擁有數千萬人口的大國,而且以一己之力獨抗歐洲數國聯軍而不倒,實力不容小噓。再者說了,我們齊國距離奧斯曼帝國何止數萬裡海路,難道還能就此事,對奧斯曼帝國發動一場遠征?”張文琪頹然地撫額嘆道:“他們此舉,是將大王和整個內閣架在火山炙烤呀!”

    ---------------------

    “奧斯曼欺人太甚,竟然敢喪心病狂地做出謀害我齊國使團的暴行!若是,我齊國對此不予以強硬回應,豈不讓世界諸國嗤笑,令國內數百萬子民心寒?”

    位於建業城西的天工學院裡,一群年輕的學生正聚集在操場上,義憤填膺地聲討奧斯曼帝國。

    “不錯,我駐外使節,乃是代表我齊國大王、代表內閣政府、更是代表我齊國數百萬民眾的臉面。如今,奧斯曼悍然殺害使團一行十餘人,不啻於公然打了我們齊國每個子民的臉面!如此奇恥大辱,焉能忍之,默之,聽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