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 作品

第二七六章 沂州鎮的野望

    兩年前,更是隨同齊國攻入鄭芝龍所屬的呂宋領地,大肆掠奪其人口和物資,著實壯大了沂州的實力。後來,鄭芝龍及時反正歸明,兩家也如約撤出了鄭氏呂宋領地。

    不過為了挾制鄭氏,防其反覆,兩家臨走時,佔據了塔亞巴斯灣北岸一個叫盧塞納的海邊據點,改名興化堡,並於此修築城堡,建立基地。該地距離鄭氏領地江州(今菲律賓八打雁市)僅一百二十里,就是距離鄭氏呂宋領地首府--龍州(今菲律賓馬尼拉市)也不過兩百多里。算是在鄭氏的腰肋處,插入了一把尖刀,同時也阻斷了鄭氏繼續往呂宋島東南部的發展路徑。

    隨著沂州鎮的勢力逐步擴大,其內心野望也隨之滋生。最近,沂州鎮幾位主事的統領試探性地詢問齊國高層,對於他們建國稱制是何意見。

    齊國官方對沂州建國,表現得非常大度,但有一條,暫時不能稱王。開玩笑,我大齊王國尚未稱帝,你一個附庸地方勢力,如何能稱王,稱孤道寡,還與我大齊平起平坐。

    沂州鎮上下對於是否稱王,也不在乎。反正只要允許我建國稱制,自立於呂宋,那我們這些辛苦搏殺十幾年的呂宋勞工苦力,就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屆時,你們齊國大王稱帝,做了皇帝,那我們沂州鎮自然也會水漲船高,趁勢稱王,那也是應有之事。

    因而,沂州鎮上下近期瀰漫著一股興奮和昂揚的情緒,準備在建國稱制前,先將周邊土人勢力徹底清理一番。然後,辦一場風光熱鬧的建國大典。當然,為了尊重齊國的宗主地位,沂州鎮少不得要請求齊國對其進行冊封,成為大齊王國正式的藩屬邦國。

    兩個月前,施元平在江浙地區,蒐羅了兩百多工匠和藝人,隨後,跟著齊國戰艦來到漢興島(今日本宮古島)臨時停靠休整。期間,他們又往琉球招攬了一百餘日本流浪武士,準備帶回沂州,充入轄下的附庸部隊,配合沂州鎮官兵,發動對土人部落的清剿戰爭。

    跟著齊國呂宋總管區打了不少仗,沂州鎮也逐漸發現,這些日本流浪武士著實好用,只要隨便給些漢洲銀元,並填飽他們的肚子,就能將他們的性命賣下來。最後驅使他們為沂州鎮的擴張,奮勇拼殺於戰陣之上。即使過幾年退役了,打散分配於各個移民點,他們也是一個個踏實肯幹的好農夫。

    這些流浪武士,雖然看著窮挫矮小,但作戰極為勇敢,戰陣中更是悍不畏死,被認為是開拓呂宋領地最好的炮灰,哦,不對,是最好戰士。

    “施將軍,你說這些日本人是不是真的從小到大沒吃過一口肉?”鳳台港的鄉兵隊長趕到碼頭,邀請施元平等沂州鎮軍官和隨員前往城中用餐,途徑移民臨時安置點時,發現那些沂州鎮招攬的百餘名日本流浪武士,捧著一口大碗,狼吞虎嚥的吃著飯,每人配發的幾塊魚肉,啃得乾乾淨淨,甚至連一些魚骨魚刺也在努力地嚼碎,併吞嚥下肚。

    “日本國內禁肉食,其禁令規定,不得食用五畜之肉(牛、馬、狗、猴、雞)。”施元平笑著說道:“至於魚肉,估計靠近海邊的人,應該多少食用過。那些身處內陸的普通日本人,據說是真的沒有吃過肉。”

    “造孽呀!”鄉兵隊長王永柱有些同情地看著那些日本流浪武士,“俺當年是因為窮,別說肉,就是米麵也吃得少。不過,到了平安島,才算是真正吃飽肚子,每天還能吃點魚。就是牛肉,也吃過幾回。你說,這日本國的官府,怎麼會發出民眾禁肉食的規定,這不是變著法子折騰底下的百姓嗎?”

    日本國內禁肉食,最早要追溯到公元674年,也就是日本的飛鳥時代末期。當時,天武天皇即位四年,因為篤信佛教,便頒佈了肉食禁止令,更不許殺生,要求全國上下禁止食用“五畜之肉”。

    尤其是牛肉和家禽,如果偷偷吃肉,被發現後要接受禁食100天的懲罰。如果是吃豬肉或者鹿肉,被發現後則要進行長達60天的懺悔。有了天皇下達的強令,又隨時面臨著懲罰,可憐的日本民眾開始了長達12個世紀的吃素生活。他們紛紛以大米作為主食,同時伴有吃豆類和蔬菜的習慣。那些很有名的日本菜餚,比如天婦羅、納豆和壽司等等,都是日本人在長期沒肉吃的環境裡研究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