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寒秋 作品

第三百五十八章:返回的航天飛機

    .......

    命令切換後,花費了超過半個小時的時間,零號航天飛機才從滑行中完全停止下來。

    小型電推進發動機提供的推力,以及大氣那些阻力,在面對一架飛行速度超過一公里每秒,重達近十噸重的飛行器時,太弱太弱,儘管它已經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但好在,它最終還是停了下來,花費了接近四百多公里的距離,最終停留在了兩萬米的空中。

    航天飛機狀態顯示屏上,記錄著當前零號的詳細數據。

    “當前航行高度:20.09千米”

    “當前電能儲備:68.115%。”

    “當前液態氙工質剩餘:19.78%。”

    “.......”

    一系列的數據映入韓元眼中,他最關心的自然是電能儲備以及液態氙工質的剩餘量。

    電能儲備量在百分之六十八,工質剩餘不到百分之二十,這兩者都關係後面航天飛機的返回。

    電能就不用說了,工質的作用在於返回時調節航行方向、角度、緩衝飛行速度、逆向飛行等。

    這兩個都至關重要。

    工質的剩餘量還快可以,五噸的工質,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一噸,足夠用了。

    至於電能,懸掛在天上的航天飛機在下午兩點鐘的陽光照射下,能補充回來。雖然在三臺電推進發動機同時消耗能源的情況下補充起來比較慢,但還是可以補滿的。

    零號航天飛機懸停在距離基地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在兩萬米的高空中補充著能源,順帶在小型電推進發動機的輔助下,調轉方向,然後朝著基地所在的位置重新飛回來。

    韓元在基地控制室中靜靜的等待著航天飛機的返航。

    這些都還在他的計算中。

    四百多公里的距離,光靠小型電推進發動機提供動力速度太慢,所以需要藉助電磁型推進系統的動力,只是速度不可能有返回那麼快了而已。

    當狀態顯示屏上電能儲備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時候,日誌顯示屏上,新的命令執行結果日誌刷了出來。

    而已經調轉了方向的航天飛機,在尾部的電磁型推進系統以及底部電推進發動機的支撐下,朝著基地駛來。

    高度沒變,依舊是兩萬的高空,甚至因為航天飛機自帶的機翼提供了一些升力,導致高度還上升了一些。

    花費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零號航天飛機終於回到了基地正上空,現在正在兩萬多米高空中懸停著,做最後的能源補充。

    到了這個節點,航天飛機的降落基本已成定局,除非出現雷電將三臺電推進發動機全劈死機。

    韓元抬頭看了眼天空,雖然還在下雨,但已經不見濃密的烏雲了,這種氣象,基本不會產生雷鳴閃電。

    雷電是大氣中的放電現象,一般情況下只有下雨才有,但它的形成也是需要條件的。

    只有超低層的積雨雲才會形成雷電,而且需要雲層積聚的電荷密度很大時才會有閃電現象。

    之所以常見於夏天,是因為夏天的時候地面熱空氣與天上冷空氣對流對沖,會迅速形成厚重的積雨雲,然後積雨雲相撞,才會形成震耳欲聾的雷電。

    至於颱風,也會形成強烈的雷電,但不包括過境後的尾風。

    尾風攜帶的這些小降雨,雲層都比較薄,距離地面較高,對於這個,韓元並不是太擔心。

    .......

    航天飛機停留在高空等待了一段時間,等待電能儲備再次積蓄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後,便開始穩定且迅速的下降高度。

    穿越雲層,拍攝設備傳遞回來畫面。

    大片大片的烏雲如高低起伏的山峰一樣,就在腳下。

    但很快,航天飛機便穿入這些山峰中,顯示屏上的畫面也暗淡了起來。

    韓元看著顯示屏上的畫面,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的。

    雖然尾風攜帶的雲層相對於積雨雲來說要薄很多,自身攜帶的電荷也少無數,而且對沖現象也較弱,但形成雷電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