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364.安置 到時候記得來分一杯羹。

    這裡是北地,牛馬都比南方易得,她打算統籌一下,幫著開荒的人撐過最困難的頭一年。至少撐過春耕。

    鄭侯道:“讓你做支度使是做對了!”

    祝纓道:“只盼著將軍們不要打我的悶棍就好。我想清查一下軍中的賬目。”

    祝纓實是接了個爛攤子。上要與竇尚書扯皮,下要把將軍們給撕了。她認真地看著鄭侯,鄭侯坦然地道:“一場大仗下來,賬目也清得差不多了。”

    祝纓道:“我查的與他們查的不一樣。”

    鄭侯道:“你要如何查?”

    祝纓笑笑:“我帶了些人來,其中有一些這兩天要出入軍營,還請給辦個號牌。他們都是本地人,離家幾個月了,放他們回家探探親。”

    鄭侯嘆道:“你是會幹事的人。”

    祝纓道:“明天還請您升帳。”

    鄭侯道:“可以。對了,時悉是怎麼回事?”

    “他還要往邊城去呢,我看他不是很想。”

    “讓他走一遭吧,免得有人說閒話。出門在外呀,得讓陛下知道。”

    “哎!”

    ————————

    次日,時悉抱著頭爬了起來。出了大帳去見鄭侯,途中,盡見著些帶著殺氣的刀疤士卒。又看到一群吃飯的士卒,他們的吃著拌著雜菜的湯粥,咬著幹得掉渣的餅子。

    時悉的肚子叫了一聲。昨天空腹飲酒,現在是餓了。

    一位校尉殷勤地請他吃飯,時悉有些意動。校尉給他盛了一碗,與士卒們吃得差不多。

    時悉先喝粥,臉色頓時變得跟那個粥一個樣兒。猶豫地看著手裡的餅子,直覺得咬上一口要後悔。他咬了一口,果然後悔了。眾目睽睽之下,又不好意思吐出來,強嚥了。勉強笑笑:“你們用吧。我尋老君侯去。”

    鄭侯的大帳,祝纓已經與將軍們冷過一回臉了,聽說祝纓要接手賬目,將軍的臉色又都不好看了起來。

    還是鄭侯說:“聽他的。”

    祝纓依舊客氣地說:“我到北地來,是為襄助鄭侯。眼下咱們只有一條路——通力合作,打贏這場仗。我做什麼都是為了贏,我不想自己參與的事沒個好結果。所以我絕不會拖諸位的後腿。諸位是武,我是文,離了北地,只怕見面都少。”

    她食指拇指比劃了一個小小的空縫:“眼下只有這一點緣份,我願與將軍們將它處好。凡我做事,絕不故意為難。以前的事,翻篇兒。以後若遇刁難的事,你們只管提刀來見我。”

    小冷將軍對她知道得多些,當下道:“好!我且信你!”

    祝纓微笑:“那咱們就說定了?我先與戶部那裡接洽,儘快分拔好糧草補給。還請諸位將要輪換下來的老兵傷兵,編成什伍,咱們方便接收?”

    小冷將軍道:“好。”

    他們把事兒都講完了,時悉也到了,鄭侯又招呼他吃早飯。吃過了早飯,祝纓問他去不去邊城。

    時悉猶豫了片刻,還是要去。

    祝纓道:“好。”

    她也如鄭侯這般,讓時悉看焦土、看白幡、看新墳,看城牆上的痕跡。時悉走馬觀花般看完,天氣稍稍暖和了一點。

    祝纓與鄭侯送走了時悉,兩人又送了他許多禮物,名馬、珠寶之類,又額外準備了一些給明義公主等人的禮物,都讓他帶回。

    ————————————

    打發走了時悉,祝纓便著手接管軍中補給,她要在春耕開始前,先把大營裡的事理出個頭緒,然後分批發遣老兵開荒。

    老兵在北地沒有家,住的地方也需要她操心。

    好在北方春耕略晚,她還有時間門。時悉離開的當天,祝纓便給祝青君等人分派任務:“你們幾個,去這一片,你們幾個,到那裡去……”

    他們身上還有協調驛路、轉運的任務,每個人身上的任務都很重。連同留守的蘇喆、卓珏等人,也都各有安排。依舊是祝纓在梧州時的法子,每個人都要親自下鄉去,不能只管收發公文。

    祝纓自己也在鄭侯的大營裡設自己的一處小小的營盤,就地辦公。她親自把糧草分撥、發放的事幹了一遍,從接到撥來的糧草到分派。

    先設了度量器,一斗是多大,裝穀物裝得幾分滿,一束馬草是多重。又設了幾個樣子,穀物得是什麼樣的,馬豆質量如何,驗收的時候隨機抽查,馬草裡不能是裹著泥土的,發下去的帳篷也取一頂樣品來,都要比著樣品。

    諸如此類。

    接著,她請來了各部的將軍,先與他們協調:“步兵與騎兵消耗不同,守城與先鋒賞格不同,咱們先分類,再點各類的人頭,各營駐紮了何樣兵種多少人。再來分派。”

    鄭侯那裡也有各部的名冊,各有多少人、馬之類,先算清楚。

    祝纓的算法也與以前分利的時候一樣,將士各按品級來算。將軍每日的供給更豐富,且她還給將軍們重複計算一下。譬如,他們的親兵,領一份糧餉,祝纓又再給他們重新算一份糧餉,這重複的一份都發給將軍們:“你們自己的親隨,自己開火,自己管。”

    不但是糧餉,凡兵刃、鎧甲、器械,也這麼重複算一份。是額外給錢。

    沒有鄭侯在上頭,她說話也就更隨和了一些:“我不從中取一文錢、一粒米,都撥下去。我的人如果有手腳不乾淨的,只管來告訴我。諸位的營中,我也要抽查,每人每日口糧我給足了,他們要是吃得不夠份量,我就把貪墨的人煮了,到時候大家記得來分一杯羹。”

    小冷將軍聽了就笑道:“好,我幫你劈柴。”

    金良便也湊了一句:“我來燒火。”

    接著,祝纓又行文給戶部,寫了自己的計劃,以及軍中的實情——現在水分擠差不多了,發錢。然後是給吏部,既然是她要辦事,就得給她的人“名份”,將十名北地子弟與兩位北地賢達又授了官。

    祝青君等人都親自押運,只要朝廷撥來的錢糧,必能原樣、如數到各營,交割清楚。忙了個腳不沾地。一切井井有條,鄭侯省了許多心。

    天氣又漸漸回暖,開荒的事又要開始了。整個大營就看著祝纓的營地裡人流不斷,個個步履匆匆。

    祝纓向鄭侯告辭,回到了行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