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第164章 回家


 祝纓沒有這麼大的排場,大家是來送陳巒的。


 祝纓識趣,避到了一邊兒跟押糧官閒話。押糧官道:“祝大人這一路一定會順利的。”祝纓道:“借你吉言。”押糧官道:“不是吉言,是真事兒,有陳相公一路壓陣,沒有不順利的。”


 兩人胡扯著,陳家的一個管家飛奔過來:“祝大人,那邊相公們請您過去呢。”


 那邊他們道別完了,陳巒順口一提,王雲鶴也就順口一說:“你們倒是順路,他人呢?”


 祝纓就被提了過來。


 送別陳巒的不但有丞相,還有太子與一些皇子。陳巒雖然頭上沒有頂個太師太傅的頭銜,也當過給他們講課的老師,老師要離開了,皇帝派兒子們過來送一送。太子是被點名的,其他幾個王是自己湊過來的。鄭熹也跟著來了,他有時候也會說陳巒是他老師,這次就將戲做足。


 祝纓過來一個一個地拜完了,王雲鶴、施鯤等人狀似隨意地勉勵她一定要愛護百姓之類。


 太子對鄭熹道:“幾年不見,他也算曆練出來了。”


 鄭熹一派沉穩,對祝纓點了點頭,說:“行百里者半九十,你當繼續勉力。”


 “是。”


 魯王突然躥了過來,道:“你們這也太嚴肅了吧?阿爹都說很好的人,還有什麼好挑剔的?”


 這位魯王以前祝纓只瞄過幾眼,現在仔細一看不由懷疑皇帝的眼神有問題!


 他不醜,可是一點兒也不漂亮!不與精緻漂亮的高陽世子比,哪怕太子都是個五官端正且略清秀的男子。


 魯王,扒了他這一身衣服往外一扔,就泯然眾人了。腦子也看不出比別人聰明!


 皇帝看中他哪一點了?


 祝纓還是很恭敬地說:“陛下誇讚,臣受之有愧。”


 魯王嘖嘖地搖頭:“太謙虛就不好啦。”


 祝纓道:“不敢。事情還沒辦成,等辦成了再受領也不遲。”


 魯王道:“咦?你不是謙虛是挺傲的啊。”


 祝纓笑道:“是呀。”


 陳巒咳嗽一聲:“諸位請回吧,子璋啊,咱們也該動身回家嘍!”


 “是。”祝纓趕緊對魯王等人一禮,躥回陳巒身邊去。


 陳巒與太子謙讓一番,還是太子贏了,要目送他離開。祝纓把陳巒給送上了車,才牽回自己的馬,打算離他的車遠一點,別妨礙人家學生目送。陳巒道:“你站住,上來坐。”


 “誒?”


 陳巒道:“上來。”


 祝纓想了一下,上了陳巒的車,問道:“相公,您這是?”


 “魯王怎麼樣?”


 “現在還看不出來,以往他也沒幹什麼大事兒。不過能被陛下看中,必有他過人之處吧?”


 “有什麼過人之處?”陳巒哼了一聲,“就是讓太子繼續老實著。陛下也上了年紀啦。”


 哦,敲打。讓大個兒的兒子別蹦躂。


 陳巒道:“你是跟著鄭熹進京的,跟他也摘不開,不過呢,你跟我一道走,總會有人覺得你與他不那麼親近了。他心裡明白,勢力太大了惹人眼不好,你也不用擔心他對你起疑。”


 祝纓道:“晚輩小的時候覺得自己很聰明,那麼多的蠢人一個一個怎麼都過得那麼好,只有我還在四處討飯。後來看到好些紈絝,呃,也就那樣。直到我在京兆府的書房裡,遇到王大人和冼大人。我以為我背書是個長項,結果您猜怎麼著?一間屋子三個人,人家背得比我還快,上學比我還早。打那開始我就老實了。”


 陳巒拍著膝蓋笑道:“哈哈哈哈!你也有老實的時候?”


 “晚輩一向很老實的。”


 兩人一路走、一路聊天,陳巒有時候也將兩個孫子叫到車上來,讓他們與祝纓一道玩兒。休致丞相的車也還是丞相的規制,寬大,輪子包著蒲草,四人一起玩得挺開心。祝纓小時候不常能夠玩,兩個小孩子日常讀書玩的機會也不多,配上一個老小孩兒,一路很輕鬆地走過。


 陳巒為相多年,路過總有地方官來拜見。陳巒總帶著祝纓,給雙方做些介紹,等人走後再點評幾句,祝纓一一記在心裡。遇到有他們的同鄉,陳巒就會特意設個小宴,大家一起吃個飯、敘敘鄉情。祝纓覺得自己這一路是賺大發了。


 又走一陣,就到了陳萌的地界。


 陳萌早早就過來迎接自己的父親,看到祝纓也十分高興:“三郎也來了?!!!”又對祝纓說“恭喜”,恭喜她得到了御賜的緋衣,說“如今咱們可一樣了。”


 祝纓道:“那可不一樣,你那個是真的,我這個是‘假’的。”


 陳萌道:“陛下既然肯賜給你了,就是打算讓你做真的,你好好做就是了。”


 陳巒先斥兒子:“你我父子,你是一地主官,怎麼能放下公務跑這麼遠迎接自己的父親?”


 祝纓道:“您是丞相回鄉,他是體現朝廷敬老崇賢之意。”


 陳巒道:“你就替他說好話吧。”


 陳萌笑笑,陳大娘子領著兩個兒子,推他們去見父親。陳萌任職期間曾往京城敘述。老大記得很清楚,老二也覺得他不陌生,兩個兒子很快跟親爹湊到了一起。


 陳巒咳嗽一聲,陳萌忙放下兒子,請父親和祝纓到他的府裡安歇,一起吃個飯。


 祝纓道:“你們一家團聚,夫妻父子必有悄悄話,我就不打擾啦。我還帶著糧隊呢,不好擅離。”


 他們一家先聚一聚,祝纓願意在這裡多等陳巒幾天,然後再一同啟程,跟陳巒同路,這位老前輩隨口點撥一點就夠她自己悟很久的了。陳巒出身不算特別的好,混到京城都數得上號的“名門”,大半是靠自己,確有可學之處。


 陳萌不再與她客氣,一家回府衙裡,卻又派人往驛館裡給祝纓送了許多吃的、用的,又命人詢問糧車的情況,安排得也很周到。


 ——————


 祝纓在驛館裡住下,當晚又有人投了個帖子求見。當年祝纓路過此地辦了兩件案子,一件是田羆案,另一件是個綁架案,昔日那位丟了孩子的財主聽說她路過,又特意帶著妻兒、備下了厚禮過來拜見她。特意讓兒子來給她磕頭,謝一謝救命之恩。


 所以在陳家一家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祝纓這裡同樣很熱鬧。


 祝纓看那個孩子又長大了一些,笑道:“他臉長開了一點兒了,跟那個時候不太像了。”從行李裡拿出文房四寶回贈。這些東西她在京城的時候買了很多,準備帶回福祿縣自己使兼送人。


 等到陳家一家過了兩天,陳萌又鄭重下帖子請祝纓過府赴宴。


 祝纓到府裡的時候,陳巒上首高坐,一左一右設的是陳萌和祝纓的位子,陳大娘子帶著兩個孩子在一邊。


 賓主問好,坐下。陳巒問道:“勞三郎多等這兩天啦,我們父子有些日子沒見了。”


 祝纓道:“趕了這麼久的路,晚輩也正好歇息休整,還要多謝相公一家給晚輩休整的機會。”


 “什麼相公、晚輩的?叫我一聲伯父又如何?”陳巒笑著看她。


 祝纓微愕,陳萌一拍桌子:“就是!三郎!”


 祝纓也不含糊,當下起身對著陳巒一拜:“請伯父安。”


 陳萌是最高興的,本來這就該是他表妹夫的,他又讓兒子們來叫個“叔父”,祝纓又跟陳大嫂子叫一聲:“嫂嫂。”


 算是正式確認了一下關係,陳巒高興地說:“我老了,京城的許多人都老了,以後是年輕人的天下了,你們要互相扶持啊!”


 “是。”


 他們這一席不說朝廷風雲,只說家鄉。說府城,說家鄉的小吃,說家鄉的歌謠。


 這一晚,祝纓雖不喝酒,陳巒也很高興。他喝了不少酒,親自把祝纓送到了門外,說:“明天咱們接著趕路。”


 祝纓笑道:“好,明天我來接伯父。”


 陳巒含笑對她搖手:“你去,你去。”然後被陳萌扶進了內衙。在榻上坐下,他才長出了一口氣:“以前為父管你管得少,致你蹉跎。”


 陳萌道:“爹怎麼說起這個來了?當年也是情勢所迫。”


 陳巒擺了擺手,道:“你,聰明是有的,但還不太夠。這個你知道的吧?”


 陳萌滿臉通紅:“是。”


 “然而一步一步地踏實來,你也可做到九卿。”


 陳萌心頭微喜。


 陳巒道:“九卿位高權重,要是聰明不太夠還是容易出事兒,你呀,得有可靠的朋友。祝纓這個人我看了有幾年了,聰明夠了、狠勁兒也夠,難得手不黑,心地也還寬厚。好在你心地也不壞,他微末時你待他也不算勢利,你們要好好相處。”


 “爹。”陳萌哽咽了。


 陳巒擺擺手:“京城這潭渾水不是你能蹚的,政事堂要調你回去,我給攔了。你踏踏實實再幹幾任地方,知府做好了轉刺史,幹夠了,人情世故都徹底明白了,再回京城。到那時,我要不在了你多與祝纓商議。鄭熹領他進京,一共也沒花多少心思,他回報鄭熹的可不少,是個知恩圖報且有能耐回報的人。我近來對他也算有些提攜,你有難處他會幫你、比你平日那些朋友幫你更多,但你絕不可以有挾恩圖報的意思。記著了嗎?”


 陳萌道:“我也不曾想過要他為我做些什麼。爹,你……你別說那樣的話,你要長命百歲的。”


 陳巒摸了摸他的頭,陳萌放聲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