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四木 作品

第88章 竟然是白給

    當然就算有津貼也要精打細算。

    姜恆這邊是有母家總是走秋雪這條路給她送銀子,唯恐委屈了她。尤其是有了敏敏後,覺爾察氏給女兒帶銀子的頻率就更高了,還說過著名的隔代親的話:“便是娘娘一時委屈了也沒什麼,倒是公主是孩子委屈不得的。”

    因此姜恆手裡是比較寬裕的。

    但就她所知,裕妃熹妃家中都能幫襯的不多,兩人都是精打細算過日子,裕妃還跟她說過一句頂實在的話:“旁的人情往來是有來有去的,最煩的就是新人入宮,出的多進的少不少,且還容易白打了水漂。”比如當年給馬佳氏的賞賜,可不是打了水漂,這一輩子也別想收到一份回禮了。

    裕妃說完大實話,才想起姜恆也是讓她‘出’的新人之一,也就笑道:“一時說快了,倒忘了還當著新人呢!”

    信妃晉封之快,在宮裡分量之重,連裕妃都常常忘記,她也只是新人而已。

    這些雜亂的想法在姜恆腦中走馬燈似的過去,但並不影響她算賬。

    她將嬪位期間的所有收支算完後,就不由皺眉:貴人升嬪位的時候她曾算過貴人期間的賬目,那時候結餘可不少。倒是做一回信嬪,居然是收支平衡的結果!

    相當於這一年多她沒攢下什麼資產。若是刨除掉家裡贊助的銀子,約等於白乾。

    這樣的結果,讓兢兢業業工作的姜恆,整個人有點不好起來。

    升職加薪,雖說升職放在加薪前,但並不是代表升職就比加薪重要。人都希望升職帶來加薪,而不是帶來白給。

    姜恆不由開始重翻賬目,準備給自己畫個餅形圖,看看到底哪一部分支出佔大頭。

    偏生秋雪還走過來雪上加霜了一下:“娘娘在算賬?那您可別忘了加上昨兒打雀牌輸的那些。”

    姜恆心中一痛:“秋雪,你這個名字起得真是一點沒錯。”

    秋雪:?

    秋雪還又想起一事:“娘娘,再過三天就是四阿哥的生辰了。今年娘娘沒有提前叫造辦處做什麼,可是有了打算?”

    姜恆點頭:“對,今年不麻煩造辦處了,這一年到頭,造辦處也夠忙的。”光接她的單子了。

    偏生皇上還吩咐過造辦處的主事不許懈怠,還不能推掉任何永和宮的單子。便是什麼為難的器物,也只命造辦處想法子做去,說若什麼也不琢磨,還叫什麼造辦處。

    於是這回弘曆的生日,姜恆就不打算難為造辦處了,準備從十三庫裡找些精美之物送給弘曆。

    見娘娘已經有了主意,秋雪就退了下去,不打擾娘娘算賬了:娘娘每回做財務相關的計算都非常投入和專注。

    =

    弘曆的生日是八月十三日。

    原本在皇上的計劃裡,八月十三日就該回來了。偏生景山落雨,耽擱了御駕的一日行程,就直到十四日清晨,皇上才到了圓明園。

    雖然皇上沒在圓明園,內務府也並不敢怠慢了四阿哥,早按著往年的例送了壽辰的衣裳鞋襪並一應配飾,膳房則送了九十九束長壽銀絲面。

    宮中自太后起也都送了生辰禮到熹妃處。

    太后處送給孫子的生辰禮比往年還多一點,算是安慰皇上不在家,弘曆見不到皇阿瑪的失落。

    熹妃母子往太后處謝恩時,太后還道:“過了這個生日,咱們弘曆就十歲了,也算是個大人了。”

    說著就興致勃勃算起來:“明年選秀你三哥就要大婚了,再下回就好輪到弘曆了。”

    太后現在把催兒子的心思純純放到了孫子輩上,覺得未來可期:不指望多抱孫子,但可以開始指望抱重孫子了!四世同堂走起。

    太后還做主道:“今日弘曆就多陪你額娘待一會,等以後你入後宮也就艱難了。”又難免對著熹妃唏噓:“可見這兒子長大,做額孃的又歡喜又難受。”

    清廷裡的規矩,皇子們過了十歲(虛歲),默認就不能跟小時候一樣在後宮來回穿行了。

    比如姜恆剛進宮的時候,弘曆弘晝還能躲在御花園玩,想回阿哥所可以從御花園穿行,但超過十歲的弘時就不行。年紀大了的皇子,就要開始繞道遠行,避開整個後宮範圍,避免跟年輕的母妃們撞上。

    相應的,皇子回後宮拜見生母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少。

    皇子長大,就是跟生母漸行漸遠的過程。這都是太后親歷過的複雜心情。

    熹妃與弘曆再次叩謝過太后恩典後,便回到了熹妃如今住的湖山在望。

    熹妃確實很珍惜現在跟兒子相處的每分每秒:可不是嗎,以後相見越來越難了。而且一旦皇子成婚出宮開府,那真就是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福晉和兒女,再不是跟宮裡的額娘一家了。

    想到這兒,熹妃止不住羨慕起信妃來。

    也是,她要是有個女兒,說不定也會大方些常讓太后接去養,畢竟公主跟親孃待得時間久多了。

    =

    膳房送來熹妃宮中的席面很豐盛。

    熹妃平時是省事的人,很少像信妃裕妃一樣,去膳房單獨點菜。對她來說吃什麼都差不多,份例裡喜歡的多吃兩口,不喜歡的就不動,直接剩下賞了宮人就完了。

    但弘曆要回來,熹妃自然是考慮著兒子的口味,特意從膳房點了幾道素來可兒子心的菜。

    然而弘曆吃的並不多,顯然胃口不好。

    熹妃明白為什麼,但只好腹內嘆息,然後故作輕鬆道:“弘曆要不要去偏殿看看今年都收了些什麼禮?”

    弘曆本就沒胃口,聞言正好擱下筷子,起身告退。

    去年這時候他過生日,皇阿瑪陪著他與額娘用膳來著。當時弘曆還覺得,皇阿瑪在上,令他們母子都很拘謹,不如單獨用膳來的隨意。

    可今年,皇上直接因事不在,弘曆才覺出,一直只有他們母子兩人,當真寂寥空落。

    他走到側殿,看到已經被宮人整理過,堆得喜慶卻又齊整的禮物。

    不過時隔一年罷了——去年他還是興致勃勃要看自己生辰禮的,今年就覺得驟然長大了似的,對這些‘孩子氣的禮物’提不起興致。

    但手下還是要做點什麼排解心緒,於是上前翻看。

    擱在最上面的一份自然是來自於嫡母皇后娘娘。與往年一樣,皇后送了寶硯、水盛等書房所用之物,給每個皇子都是一樣的,所差的只有材質而已,寓意都是讓皇子們精於學業。

    屋內還站著熹妃處的宮女和他自己的小太監。

    於是弘曆恭恭敬敬雙手將皇額娘這份生辰禮放到了案臺上以示尊敬。

    然而下一份禮,卻讓弘曆心裡一沉。

    下一份就是信妃處的禮。

    宮裡已經默認信妃的禮該擱在裕妃娘娘的上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