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基本一致,幾可亂真


  如果為“鈞魂”二字定義的話,那麼龍永圖的一番話,就可以借鑑一下。

  “它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窯變神韻,在某種意義上,傳達了古老的華夏所堅持的那種,厚重質樸和與時俱進的精神。”

  歸納總結一下也就是說,鈞窯確實存在,但是在宋代的時候不是這個名字,還沒有成體系的出現這個名牌效應。

  宋、金、元三朝,鈞窯瓷器一直處在飛速發展之中,而且這三朝的鈞窯瓷器均有不俗的藝術表現。

  這三朝鈞窯器物的發展,可以通過四方面的對比分析,深入瞭解到宋鈞和元鈞的區別之處都有哪些。

  只有明確知道它們的不同,才能真正認識宋代鈞窯瓷。

  北宋早期是鈞窯瓷器的初創歷史時期,其燒造源頭甚至可以追溯至遙遠的唐代花釉瓷。

  早期的鈞窯瓷器遺址,一般都集中在今禹州八卦洞一帶。

  此時所燒造的仿古瓷器,其特徵大多與北宋汝窯、官窯和定窯瓷器極為相似。

  而且鈞窯釉色的特點,在此時也已經初步形成。

  北宋晚期,是鈞窯瓷器的成熟時期。

  此時鈞窯瓷器的施釉情況,較早期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一般都是通體施釉,支釘支燒。

  另外,由於釉層較厚,燒成之後就形成了所謂的“蚯蚓走泥紋”現象。

  滿釉支燒與蚯蚓走泥紋,是這一歷史時期的重要釉燒特色。

  北宋晚期,鈞窯瓷器的燒造量有所增加。

  所以給鈞窯器物的尺寸分類,就顯得尤為重要。

  即在鈞窯器物底部,劃上數字符號“一”至“十”。

  例如,在同一類鈞窯瓷器造型中,數字“一”字表示口徑最大的,而數字“十”則表示口徑最小的。

  花盆和盆託,除了底部有口徑大小的編號之外,在足內也刻有配對的另一個編號。

  此外,以存放地作為款識刻於鈞窯器物的底部也是非常常見的,如“奉華”、“省府“等款識。

  金代的鈞窯瓷器雖然在宋代的影響下繼續燒造,但是由於戰亂的原因使得鈞瓷胎質較差,造型大多也不太規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