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處理麻倉土的手段

    在元代之時,通過麻倉土的保存方式來看,就知道這種資源很珍貴。

    因為在當時使用前,麻倉土都是盛在專用器皿中,絕不敢有絲毫浪費。

    而麻倉土的作用,只是以少量比例,配合當時主要原料瓷石,以增加胎土內氧化鋁含量,這樣可以保證燒製大器物時不變形。

    所以,麻倉土使用的數量不多,可就算是這樣,它還是十分珍貴,這就很值得研究了。

    如果說配方失傳,也就是麻倉土的處理工藝失傳,那麼明代怎麼還能使用麻倉土?

    最起碼明代前中期燒製的瓷器,麻倉土的特徵很明顯,這一點十分容易辨認。

    這種含麻倉土的胎,現象很特殊。

    就是中間多含汽泡,或在拉胚時破於表面形成坑點,或夾於胎土中形成一個個小扁洞。

    元青花瓷片的斷面上,可以清楚地發現這些特點。

    加工質量最好的元青花瓷胎土,色為潔白,質量稍次者則帶點灰,再次者則泛黃。

    這可能和使用的瓷石質量,或同麻倉土的配比量,或燒成工藝有關。

    這裡不排除元代時各地窯口不同,所使用的胎土可能不完全相同。

    不管怎麼說,明代之時,肯定掌握了元青花的製作技術。

    要不然,剛開始發現的元青花,不會被認為是明代青花。

    那麼明代之時,元青花的製作工藝,為什麼會失傳?

    難道真是因為麻倉土絕產了?其他高嶺土沒法替代?

    或者說,元代遺留下來的能夠使用的麻倉土,全用完了?

    這一點也不可能,因為明代也在麻倉山開採麻倉土,也是使用他們自己處理的麻倉土來製作瓷器。

    可惜,隋侯之珠內部沒有明確麻倉土和高嶺土的區別,但是,裡面有處理麻倉土的手段。

    如果沒有這種手段,陳文哲還真沒有自信仿製真正的元青花。

    現在陳文哲只能是寄希望於,麻倉土的特性,真的是經過後天處理之後實現的。

    在古代,特別是元明清時代,他們沒有科學的手

    段對麻倉土進行檢測,對於高嶺土的認識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