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為什麼會被列為貢土

    研究青花鈷料,特別是蘇麻離青料,即除了物理、化學角度外,一定還有歷史變化深層次結構上的內因。

    而這內因,有多少把握被掌握?還能進行可靠區分?

    而這正是高嶺土和麻倉土對比試驗中,無法給以清楚答案的。

    比如麻倉土本質上也是高嶺土,其成份和現在的高嶺土沒什麼太大差別。

    單從化驗看,兩者不能看出什麼明顯差異,可做出的胎就是不一樣,能說兩者是一回事嗎?

    再舉例,中國人、外國人的頭髮有黑有黃,從化驗看,恐怕不會有什麼明顯差別,而能說都是一國人嗎?

    再有,取料化驗,是何處窯址?

    何地出土?何種器物根據?

    有何代表性?都值得深思。

    如果按一般的化學分析,這種蘇料含錳量低,和國產料含錳量高形成相反表現。

    其料燒製後,在釉層展現最獨特的唯一性:

    色之濃豔,略含紫意,顆粒之粗極具特色。

    凝聚斑和暈、散、流現象獨特。

    凝聚斑現象要比結晶斑(鐵斑)現象重要得多,結晶斑或沒有,但凝聚斑卻不能沒有。

    所謂凝聚斑,為顏料色素在燒製過程中聚集形成的黑斑,分佈在藍色圖紋中。

    這些黑斑,均由更小的一個個小米粒般的珠狀黑點組成。

    併成串向某方向延伸或任意瀰漫聚集,或延伸成條狀,或組成更大的圓斑狀。

    又因這些珠狀的小黑點周邊發暈或發散,或帶有下淌現象。

    其暈似洇,其散似瀰漫,其流似淌,被稱暈、散、流現象。

    珠狀小黑點串成的條狀稱為條形流散,圓斑狀稱為斑狀流散。

    有的流散,甚至於圖紋底沿形成如鋸齒狀或冰掛態展現。

    其中還有一個特殊現象,就是向釉外表,有漲出感。

    即凝聚斑形成的流散,向釉層上部浮冒,也就是黑斑向上漂,而淺淡的藍,留在底部。

    蘇麻離青料稀缺貴重,對於大多數非精品,或一般**物來說,均摻入國產料使用,是正常而普遍之事。

    當然這也會使蘇麻離

    青料,降低藍豔或紫意,轉向帶有黑或灰黑的基調,這時應注意同純國產料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