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河川 作品

第103章 or1-ep5:大橋讚歌(19)

    戰鬥開始的第三天,達爾頓要求主力部隊順著昨天被大火清理出的道路,進攻防衛軍的三條路線中最難攻打的西北側。此前,這裡生長著相對茂密的樹林,路況的複雜迫使叛軍只能從一條狹窄而陡峭的小路上山,每一次都被防衛軍擊退。昨日的大火雖然給叛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同樣讓防衛軍的防線完全露出,叛軍得以更加仔細地觀察敵軍防線的分佈並改正對策。叛軍的敢死隊前赴後繼地開始發起進攻,一時間給防衛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眼見對方的火力越來越弱,達爾頓大喜過望,認為很快就能一舉拿下這條道路。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意外出現了:大規模炮擊嚴重損壞了山體,而達爾頓本人並不清楚山體內部結構,突然發生的山體滑坡除了斷絕他們順著這條路攻上山頂的希望之外,還葬送了五十多名士兵的性命。僥倖撿回了一條命的達爾頓驚懼交加,他放棄了再一次衝上前線督戰的念頭,只打算在大局已定的時候出面穩定人心。

    “試著勸降吧。”在第四日晚上的會議中,多名叛軍軍官向達爾頓提出了這一建議。

    安德烈亞斯·達爾頓表情凝重地看著眾人的神態,他沒有見到其他人表現出明顯的反對,於是順水推舟地贊同了這個方案。

    “不過,那些土著是不可能投降的。”

    這讓達爾頓感到有些滑稽。他之前還指揮土著反抗eu南非當局的殘暴統治,而幾個月之後他就率領著要把土著全部滅絕的阿非利加布裡塔尼亞人繼續對抗依舊頑固的南非總督。對布里塔尼亞人來說,他們在帝國以外的一切行事準則便是以帝國的利益為優先事項,這足以解釋他們為何會時常出現自相矛盾的行動。達爾頓終究不是冷血的機器,他的內心浮現出了另一個計劃:想辦法讓非洲的土著發展成為另一支能夠威脅eu統治的強大武裝,並儘可能地化解他們和阿非利加布裡塔尼亞人或其他白人反抗者之間的矛盾。不然,即便布里塔尼亞帝國有朝一日真的決定介入非洲,他們也會很快面臨是否要兌現承諾的考驗。那些土著想要爭取自由的心情比阿非利加布裡塔尼亞人更為迫切,不知道帝國的那些黑人貴族是否會在看到和他們有著相同膚色的【同胞】時產生些許同情。

    防衛軍對叛軍的勸降無動於衷,失去耐心的達爾頓下令對防衛軍陣地投放化學武器。這些化學武器都是防衛軍存放在倉庫中備用的,他們絕對不會想到這些被封存了很長時間的武器頭一回派上用場竟然是被扔到自己身上。達爾頓欣慰地看到防衛軍的抵抗力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他們對叛軍再也無法形成強而有力的威脅了。一些叛軍士兵見敵人的反擊變弱,忙不迭地向著山上衝鋒,打算第一個攻陷站點,卻在掩體後方被防衛軍士兵用匕首紮成了刺蝟。惱羞成怒的達爾頓一面下令繼續炮轟防衛軍的陣地,一面再次組織敢死隊,這一次他自己打算衝在最前面——看來他忘了之前遭遇山體滑坡時的恐慌情緒。

    達爾頓進攻的目標是作為防衛軍臨時指揮部的休息站,他率領六十多名士兵發起了衝鋒,成功地攻入了指揮部內,並和殘存的防衛軍士兵進行白刃戰,在總攻開始後的第六天奪下了這裡。讓他感到無比失望的是,敵人的指揮部中除了十幾名傷兵之外,什麼都沒有,所有的文件和物資都被帶走了。

    受叛軍軍官委託而上山詢問戰況的士兵找到了垂頭喪氣的達爾頓。

    “您好,戰鬥進行得如何了?”

    “他們居然在我們的嚴密監視下就這麼溜了。”達爾頓氣得笑了起來,“很好,我相當佩服他們的本事……但願他們足夠幸運,別讓我抓到。”

    達爾頓料定防衛軍已經徹底放棄抵抗,放心大膽地朝大橋前進。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士兵們在前進過程中再次遇到了敵人的攻擊,原來是防線上還有一個火力點未被消滅。達爾頓派遣三名狙擊手到前線處理這個麻煩,其中一人很快擊中了機槍手的胸部。其餘士兵一擁而上,衝進最後一道防線,拖出了那個戴著防毒面具的機槍手,將並未受致命傷的這名士兵帶到了達爾頓眼前。達爾頓饒有興趣地下令摘掉對方的防毒面具,驚愕地發現面具下是麥克尼爾。

    “幸會,我們又一次見面了。”達爾頓提起軍帽向對方行禮,“我們也算是老對手了,可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您的名字。”

    “邁克爾·麥克尼爾。”麥克尼爾虛弱地回答道。

    “好……麥克尼爾先生,您的戰友們去什麼地方了?”達爾頓環視著周圍的掩體,叛軍沒有找到除了麥克尼爾之外的任何士兵。

    “你們往陣地上投化學武器的那一天,他們就已經開始撤退了。”麥克尼爾咳嗽了兩聲,“比起這些小事……達爾頓先生,您有興趣聽我講故事嗎?”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