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河川 作品

第34章 or1-ep2:羅德西亞戰記(10)

    or1-ep2:羅德西亞戰記(10)

    如果說世上真的存在被神靈眷顧的土地(假設確實有什麼神存在),那片土地一定不會是非洲,也不會是非洲的任何一個角落。乾旱,荒涼,以及人為造成的貧窮,是外界對非洲的唯一印象。只有那些在非洲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才知道,非洲——哪怕是他們年輕時的非洲,也並非是如今這般模樣。

    沒人會願意主動來到這裡,即便是手上沾滿鮮血的僱傭兵也會在非洲選擇屈服。對於邁克爾·麥克尼爾而言,更糟糕的問題在於,他並不知道那些並不可靠的軍人是否按照原定計劃準備了物資。假如他們敢在其中一處補給點偷工減料,指望他們在其他地方認真辦事是不現實的。這樣一來,麥克尼爾便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一旦他證實防衛軍提供的補給物資遠遠少於所需,接下來的行動方案就需要以不能得到充足補給為前提。

    他站在小河邊,佇立在沙地上,雙眼緊盯著對岸的低矮樹叢。在他身旁,乾渴難耐的隊友們已經俯下身去,痛飲清冽的河水。在生存的考驗面前,很少有人能忍受這種折磨,此時故作謙讓就是放棄了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你們小心點,來路不明的水不能隨便喝。”麥克尼爾叮囑道,“我猜你們一定想說,那些土著就是喝著這些水長大的,也沒見他們暴斃——你們怎麼判斷那些人是否得上了寄生蟲病或是其他因飲用水受汙染而引發的病症?”

    麥克尼爾的過分謹慎讓眾人有些不滿,但在這樣的緊要關頭,他們寧願選擇繼續忍受麥克尼爾的嘮叨。事實再清楚不過,被他們寄予厚望的軍隊讓他們失望了,既然他們無法從軍隊設置的補給線那裡獲得足夠的物資,接下來每一點食物、水、彈藥都要精打細算著使用。換句話說,如今繼續脫離大部隊單獨行動,對所有人而言都是相當不利的。

    卡洛·法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麥克尼爾。麥克尼爾認真地聽著意大利人說完了自己的意見,而後召集其他人共同討論對策。儘管其他人沒有明說,他們的用意很明顯:必須儘早為自己的退路做打算。戰局對他們不利,如果在接下來的數日內情況依舊沒有好轉,某些人就該拿出準備好的逃跑方案了。

    耳邊傳來昆蟲和鳥類的鳴叫,麥克尼爾緊張地思索著對策。若不是眾人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外人或許會以為這是某家電視臺在拍自然紀錄片。

    “我們現在要辦兩件事。”麥克尼爾伸出左手食指,“第一件事,派人把我們蒐集到的情報傳遞到外面,最好是讓卡爾·達特曼上校明白他面對的土著能和他手頭的駐軍硬碰硬。第二件事,其他人和我一起返回那座二戰時期的地下設施,根據我們那些隊友最近幾日的動向制定新的行動計劃。”

    特遣部隊隊員們等待著麥克尼爾的命令。這是最後的機會,這個傳遞情報的人可以直接逃離越來越危險的戰場,而也許沒有人會稱呼他為懦夫。戰況的瞬息萬變是所有人都無從預料的,土著的規模使得卡爾·達特曼上校手頭的全部兵力都不一定能與之對抗,更不用說這些屬於臨時工的僱傭兵了。

    “怎麼了?”麥克尼爾皺起眉頭,“不必有顧忌,誰想接下這個任務,現在就說出來。如果你們都不打算主動請纓,那我自己隨便指出一個人代勞。”

    ——沒有人會放棄逃生的機會。不過,如果說留在這裡繼續戰鬥的風險非常高,那傳遞情報的工作只能說風險比前者略低。這個信使需要孤身一人穿過荒野,抵達附近的防衛軍駐地,期間他可能遭遇土著或是布里塔尼亞人的攔截,那時沒人能幫得上他。再說,達特曼上校聽到這些情報後是否會作出和麥克尼爾預想中相同的反應,還未可知。萬一情況反而更糟,那個傳遞情報的人搞不好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大衛·羅伯茨見麥克尼爾左右為難,搶先說道:“那就按照年齡排序,年紀最小的人離開,這樣應該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