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斕 作品

第149章 容器

    雖然抱有希望邪教罪案就此終止的僥倖心理,但我仍決定再問裡克一次,儘管不一定能得到明確答案。

    “聖明教的極端分子在這三年裡製造了六起大罪案,幾乎每次都害死六人。”我看著他,說:“更別提還發生過少為人知的小規模犯罪。請問,僅就六次大案的數量來看,這個儀式是不是已經完成了?”

    對此,他的答案依然模糊:“可能是。也可能……沒有。也許,只有聖明才能裁定。”

    哦,天哪。

    “您是怕透露太多細節,導致罪魁禍首被抓,儀式進行不下去嗎?因為,你心裡也清楚,這都是滅絕人性的犯罪!”我看著他說。

    “預設立場的對話是沒有意義的……實際上,剛剛已經透露許多事情。”裡克回答我:“但要提到具體的實施計劃,也如剛剛所說,本人並不清楚。”

    “那你為什麼會在今年3月、6月來到小云城和月鈴鎮,正好是發生聖明教徒製造血案之後?而且收殮遇難者遺體後馬上離開?”我問:“難道都是巧合嗎?”

    “我一直在全國各地巡修,每個地方通常都不超過四周。”裡克再強調一次剛剛講過的話,然後又補充著說:“當然,視情況而定,有時候是29天,有時候是30天……但絕不會在同個地方待滿一個月。”

    這是什麼意思?然後呢……?

    他接著講:“就如你所說,那確實就是巧合。因為,我確實不知道執行者的實施計劃和時間。不過,就算是偶然,那也是必然會發生的偶然。只要讀懂聖明教的聖籍信念,自然就知曉某些即將進行的儀式跡象,並‘巧合’地出現在對的地方。”

    “當然,對本人這種巡修者和觀察者而言,更像是事後的驗證。”他對我說:“因為事件已經發生,本地自然也會有各種流言。如果恰巧已經待在那裡,根據傳言找到事發地又有何難?”

    “至於收殮遺體……除了我,也沒人願意做吧?”裡克接著說:“說到這裡,我可要為自己辯護一下,這不是配合所謂犯罪現場清掃之類的髒活,純碎是因為善意才去做。”

    是這樣麼……

    但的確,雲端煤礦和月鈴礦區的遇難者們,因為可怖的死亡狀態,以及當地某些宗教或風俗忌諱,真沒有本地人願意去收殮……

    “在這個事情上,真的是幸虧有您,裡克先生。謝謝你的好心,才能讓那些遇難者遺體儘早入土。”我覺得,一事歸一事,也許可以相信他確實因故“巧合”出現事發後的現場。

    可能他還在觀察著什麼。但不管如何,假如他不是邪教組織的“執行者”且也不知道具體計劃,他出現在事發地後,還是做了些好事,起碼讓不幸的死者們得以入土安息。

    只不過……

    “裡克先生,你知道其他人不願意收殮遺體的原因吧……?知道這些遇難者可能發生過某些可怕事件,以及說不定對接觸者有某些後遺症嗎?”我追問他。

    這些遇難者都被恐怖的死靈襲擊過,也可能中了致命的凍灼毒素……再加上各種謠言,人們自然會害怕“感染”死亡而遠離死者,就像躲避遠古傳說中傳播瘟疫的不死怪物那樣。

    難道里克不怕嗎?他是被無畏生死的邪教信仰所影響,還是“知道”這些遇難者屍體已經是“安全”的,所以敢於去埋葬死者?

    “會傳染的死亡……對嗎?”裡克果然知道些什麼。但是,他依然沒有說得很清楚:“不過,避開這種傳染也是可能的。或者在某個時間之前,或者在之後……只是,識別這個時間點並不容易,所以收殮這些異常死者的遺體,確實有很大風險。”

    “即使知道危險,你也願意去做這些事……?”我大概瞭解他在某些關鍵字眼上模糊帶過的風格,知道糾纏下去也是浪費時間,就乾脆轉向其他問題:“還是說,你有化解危險的手段或工具……?”

    “沒有。”他搖了下頭,表情淡然地回答:“這是渺小人類無法對抗的必然死亡。巡修二十年,見識過數千年來的聖啟與神遺,便是莫大的祝福,我早已無憾。如果死亡有朝一日來敲門,我自會坦然面對。如果仍讓我苟活於世,那或許是需要我來傳遞聖音……所以,我會繼續走下去……直至命運盡頭。”

    說完後,裡克又用右手抓著自己的左小臂,好像已經第三次了……

    “聖音……傳遞給誰?”我先忽略他的動作,提出個問題。

    “不知道,這也是一種無法預見的偶然。”裡克笑著說:“也許是曾經熟悉的故友,也許是擦肩而過的行人,也許……是偶遇後還交談過一時的陌生人。聖音,可以是一段話,一個符號,一個印象……只要能激活命中註定之人的思緒或記憶,那就是一種傳遞。儘管傳遞者與接受者可能自始至終不知曉。”

    “這算是連當事人都不知曉的極致偶然嗎?難道只有天知道?”我搖了搖頭:太玄乎了。

    “沒錯。大概只有聖明知道。”裡克說“由無數人和無數偶然聯結而成的命運鏈條,直至達成某種必然的終極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