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斕 作品

第76章 災難

    這會,我正在四樓。這一層迴廊都是些枯燥乏味的專業古典書籍,讀者寥寥。

    走到東北4c哲學區,推籃中只剩下一本起著拗口名字的書,叫什麼《關於無限宇宙猜想及因果鏈法則與定律的若干研究》。

    這是什麼?封面還有一行小字,說是近現代科學與哲學理論的結合研究。

    好繞啊。

    我看著目錄,再快速跳著翻過幾頁,皺著眉來回再翻閱幾次,忍住將它塞回書架的衝動,站著仔細讀了起來。

    因果鏈好像是幾百年前的哲學概念,這本書假設在近似無限宇宙中的框架中,嘗試解讀該理論的創新普遍性應用。

    大概能理解。就像是萬態守恒大循環理論中的因果鏈法則及定律解釋,這就有趣了。

    就是文字特別晦澀難懂。

    啃了好一會書,才讀出其中的結論,也不知對不對。

    好像是這個意思看似無數的不確定和可能性彼此連結,最終都將導向確定性的因果鏈。

    最簡單例子,一個人最終都會死去,至於原因為何,時間多長,都是不確定的,但死亡是確定的。

    考慮無數可能的人和事物關係,那就更復雜些,但最終導向仍是確定的。

    比如在某個時間段,因a而b再到c,最終發生d。假如a遭遇某種因素而不存在,那麼可能從a到c整條鏈都會消失。但是,在無限變化的可能性中,甚至會產生逆向從g到f乃至e,最終仍導致d的另一條因果鏈。

    在此假設下,就算時光倒流也沒意義,因為不管怎麼改變前因,後果d一定會出現。

    如果存在一個特別頑固的特異點呢?它未卜先知,先阻礙從a到b及c,再消滅g阻止f和e的出現,甚至打斷潛在的x、y或z?

    那也沒關係。因為特異點的存在時間總是有限,它總將歸於虛無,而結果d仍會出現。

    在此基礎上,引入萬態守恆的無限時空框架。

    先假設一個很長很長的時間維度,從原初1到末端結果“n”,中間存在無數個可能性,但結果指向仍是確定的,整個宇宙不會產生多餘的一克質量或一焦能量,因而總會保持巧妙的平衡,而不至於崩塌。

    如果最終存在一個與該時間維度相同的特異點,最終導致宇宙的崩塌呢?

    無所謂。在無限時空維度中,甚至連崩塌都只是宇宙因果鏈中的一環。從虛無到重啟,至崩塌於虛無,是循環因果的終極反映。

    看到這裡,我感覺都有些喪氣。如果這就是所謂命運,無法改變,就像死亡不可避免一樣,那是否乾脆躺平拉倒?

    本書最後部分觀點不是這樣。當迴歸到微觀個人生命主題時,作者認為,即便死亡結果d終究到來,但我們仍可以樂觀發現、主動選擇更好更棒的可能性,比如i,或j,或k,而不是被動接受a,或b,或c,萬不可自暴自棄迎合惡劣的g、或f,或e。

    這個結論倒挺陽光,輕鬆驅散剛蒙上心頭的陰霾。

    我微笑著,將這本書放回原位,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

    難道讓我發現並閱讀這本書,也是因果鏈中的某個環節?

    嗯,有意思……

    ……

    東南4d區是宗教典籍區,眼前是一段空蕩蕩的迴廊。

    思索片刻後,我還是走了過去,站在4d-021書架前,蹲下來,在最底行邊角落位置搜出一本書。

    就是那本《神諭的角落聖主,聖神之外的第三種歷史》,翻開最後頁的借書卡,果然仍只有一個讀者記錄,就是納修。

    這也是由“裡克”撰寫的書。我掏出隨身攜帶的筆和記事本,將書名抄下來後,再翻開這本書,挑著部分內容閱讀起來。

    書裡對聖明教有著相當篇幅的論述。明明這是個與聖神教和聖主教大相徑庭的邪教,怎麼著墨這麼多?若非還有其他眾多冷門教派的理論研究,還以為所謂“第三種歷史”就是指聖明教的創建與傳播史。

    暫且不管那些複雜的宗教理論,只是相對淺顯的歷史背景還能勉強讀下去。

    據考究,這是個誕生於新曆510年-520年之間的教派,先知名為珀赫,最初6名信徒被稱為聖明侍徒。

    這個教派,本來與聖主教共同反對過聖神教的等級制度和繁瑣儀式,但其信奉的“聖明”是有形真神,又傳播聖明及侍徒靈魂不滅甚至終將重生的教義,很快就與聖主教分道揚鑣。

    而聖明教的先知,號稱是至高至上“聖明”的見證者和代理人,擁有部分聖明神力。懲治罪人和惡徒的方式也很特殊,不是感懷人心和促其贖罪,而是剝奪其靈魂,把他們變成在地獄邊緣徘徊的死魂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