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斕 作品

第322章 思考

而且,他似乎清楚死靈的極度危險性,看來是真相信這種致命怪物的存在。雖然,將其定義為“邪惡附身”,大概多少還是對其本質的認識有些偏差吧……但這應該不重要。

“那確實是‘邪惡附身’的怪物。而且,後來還在其他地方再次出現,非常可怕,是真實的存在。我的意思是,那不是遠古時期記載在典籍上的傳說,而是直到目前為止,雖然證實存在但還不清楚其形成機制的怪物……”我說著說著,卻感覺舌頭在打結。

不對,我在說什麼……是準備向一位聖神教的神父解釋“現代的死靈”嗎?

“是的,邪惡。”索倫的回話,卻似不在意我隨後那些補充和解釋,像只是在闡述另一個角度的理解:“死靈,是由邪惡催生的怪物。”

呃……

“邪惡?”我心想聽一聽另類說法總也無妨,畢竟自己本身就是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存在,不是麼?

不過……也許還有其他意思?

於是,我稍稍向前傾身,略微低聲地問:“索倫神父,您的意思,邪惡是指……人心?”

比如,死靈的“批量化製造”嫌疑,關鍵的“手段”,卡恩山區小礦洞裡的神秘針劑,似有“共通點”凍灼毒素與超高密黑能晶礦石,除了直接“投放”死靈殺人以完成所謂儀式的聖明邪教,諸如控制礦區的聚能聯合集團,以及內部各種非法擴散危險能晶試作品的碩鼠團伙……

說起來,集團的董事長科勒應該就是聖神教的保守派別教徒,而且可能與索倫神父相當熟悉,且會來大教堂向其傾述和交談。

當然,我不是說集團就是“生產”死靈的幕後推手,也無這方面的直接證據……雖然戴莎及其團隊已經深入調查並得到很多線索,但應該還未有相關罪證。

只能說,這其中的關係和“人心”……可能比較複雜。

但索倫的回答,卻像是另類的意思。

“催生死靈的邪惡本質,並非複雜但完整的人心、企圖或慾望。就連‘邪惡’本身,也只是相對而言。那些附身於恐怖怪物的‘邪惡’,可能只是某種破碎的靈魂,甚至是不知經歷過多少個世紀的悲愴、恐懼、痛苦等碎片,卻重組不成最初的理性、意識和情感。於是,微若塵埃的它們徘徊,凝聚並在某種法則作用之下注入靈魂已逝的軀體之內,變異成怪物。但說到底,那或許只是對生命和重生的渴望之心,或是對世間及親人的留戀之情,卻因破碎而異化成邪惡的源泉。”

咦……

索倫的答案……怎麼說呢?是否有點“耳熟”?

當然,並非完全一樣!雖然“本質”似乎有點相似……但這可是正統聖神教的神父,或許他的信仰可能偏向於保守教派,如聖徒派某個分支,也不管在歷史上可能與聖明邪教的信念有何“交集”,至少絕不可能就是……!

而且,我今天來到這裡,不就是因為聯想到此類“共通點”,就如追溯數百甚至上千年之前,將紛繁複雜的巨樹枝葉“還原”至某個時點的小樹苗,以試圖尋找那段可能層出一脈的某個歷史時期發生過的事件嗎?

只是,這層很可能冒犯聖神教信仰的考慮,即使在索倫神父“不存在禁忌”的鼓勵之下,仍然覺得不好直接問出來……更何況,聖神教的聖徒派“在信念上甚至與聖明教有共通之處”,這種話的來源卻是那位曾經的神學院教授,如今的聖明邪教徒裡克!

那麼,索倫這番話的主要意思……

“索倫神父……”我想了想,看著牆上的小洞問了一句:“您覺得,即使是那些恐怖的殺人怪物,其‘邪惡’的本質仍然值得同情和憐憫?”

我……大概能聽出索倫話語之中的仁慈與包容情懷,但想到死靈殺戮的可怕場面,以及那些遇害的無辜人們,實在無法與那些怪物“共情”!

“孩子,我們並非處於非黑即白的世界。每一個事物都有兩面性,甚至多面性。”索倫的話語接著傳來:“苦難的歷史已留給我們太多教訓。所以,唯一真神賜予我們的雙眼,不能被蒙上極端的灰布,也不能迷失於俗世的五彩繽紛,要善於透過表面的美或醜,認清本質的善與真。”

這樣嗎?也許在現實中是應持有客觀態度,可是……面對那種恐怖的怪物,如何去辨識其“本質”?!

若僅從“科學”的角度,加入某種假定和想象,那很可能就是一種被人為製造、通過未知手段注入“暗能量”驅動屍體變異,在消耗“暗能量”的過程中釋放凍灼毒素殺人的冷血工具……或者乾脆就是“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