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斕 作品

第316章 論文

這可真是令人驚訝,並且振奮!看到這裡,我下意識般站了起來,雙手按在桌上,緊緊盯著翻開的期刊,心情感覺特別激動……真不可思議!

簡直就像是……該怎麼形容?就如我們都相信唯一真神泛指宇宙間無所不能的無形力量,不能也不該被具象化,可現在卻偏偏有人模擬出實現那種力量的路徑!對,雖然我們也都知道,那不是真的“神蹟”,但方向如此清晰,理論又似可行,哪怕是複製出有瑕疵的“神蹟”,至少卻並非口頭上的偽造!

等等,不對。

“瑕疵”?

嗯,瑕疵……

可是,還是令人驚歎!當然,這篇文章只是對合成物“新容器”的大概構成及比例區間進行論述,沒有特別精確的藍圖,就像尚未上色的素描,卻也非常震撼了,彷彿為迷失於茫茫大海中的船隻指出一條航路。

或許,這就是讓提姆都覺得“驚豔”的成就之一?

很天才的想法!如果是聚能聯合集團這樣的巨人,那基本上可以順著這幅框架不斷實驗,最終研製出相對可行的新能晶了……難道集團的超高密白能晶,甚至那種神秘的“赫修斯”非民用特種能晶,可納入高度增密能量的新“容器”製造也是受其啟發?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我在內心裡讚歎一聲後,緩緩地再次坐下,依然難以想象當時的梅林和蘇珊是如何推導出如此精妙的合成物新“容器”……這能在短時間“試錯”出來的嗎?不,甚至只是推算出來的,卻又顯得“理論可行”!

簡直……就像是有什麼參照物可供梅林和蘇珊逆向分析及推導其特性,進而以現有元素和材料模擬合成“新容器”一樣!

也難怪會引起不小的轟動,並吸引到聚能聯合集團科技基金和科聯會的追加支持。

待得心情稍稍平復些,我才翻起第三本期刊。

呼,感覺翻開書頁的左手竟然有點顫抖……

第三篇論文……

1499年第6期,3月20號刊,序號第1的論文……《關於超高密特質的穩定及強化研究》,作者……只有梅林?

對了,蘇珊……她在1499年2月開學初……應該是在1月底寒假最後一天,因不慎感染凍灼毒素,被剛回宿舍的索菲發現後急忙送醫,之後昏迷至今。

對,很可能就是1499年1月底中毒……因為那些可怕的凍灼毒素雖然也有幾個類型,但蘇珊感染類型之一是vd-01型,毒型可能最兇猛!雖然不太明白她為何能撐住那麼長時間……當然,感謝聖主!但是,也確實不太可能再早幾天中毒。

想想那些vd-02型毒素的攜帶者通常為大型猛獸類死靈,基本就能讓被襲擊的普通人即死!

呃,“普通”嗎……

難道說,蘇珊的“體質”有什麼特殊之處?!

可是,如果像我這樣擁有奇特的異能,那她不應該被那些凍灼毒素侵害啊……

唉。我搖了搖頭,繼續翻看起論文,只是似有一縷縷莫名的愁緒纏上心頭。

那究竟是什麼回事?

呃,先集中精神!

按照論文審查與刊登流程,估計這最早是1499年2月份寫成,但梅林的合作伙伴蘇珊卻不在了,想必他當時也很悲痛,但仍能繼續推進研究,且這篇論文看起來含金量更重。

主題涉及將能晶中的能量或x物質提取、增密並重注至新“能晶容器”的超高密特質強化與穩定技術,雖然並非詳盡……畢竟當年仍是學生的梅林也不可能設計出全套具備可操作性的生產流程與技術工藝,但他在文中提出一個很有趣的概念:能晶吸管。

咦,“吸管”?

對了,上週在卡諾州山邊鎮的米娜家庭旅館時,科學交流會上,梅林講到動力源的作用機制,就用了“吸管”來比喻能量從能晶到傳動裝置的流出與驅動渠道。說起來,那個引子還是韋娜一時興起說笑的……

但其實,早在兩年多前,梅林就已經有這樣的科學概念嗎?而且,看他在文中的描述,還不止是構想中的“概念”,而更像是一種實用性“工具”!這……

啊,昨天在醫院時,索菲提到,就在1499年1月剛放寒假時,蘇珊曾透露過一點情況,就是“自己可能發現了新辦法和媒介”,“能像吸管一樣吸出白能晶的能量並注入新容器”……“雖然很不穩定”!

所以,當時與梅林合作研究的蘇珊,肯定也知道這種“能晶吸管”,只是因為其極為不穩定,就在梅林的建議下暫時保密,繼續試驗等到完善穩定性再說。

後來聽索菲轉述時,我能隱約感到,蘇珊“按奈不住”地透露部分情況時,那種猶如穿過重重艱難險阻終於見著“神蹟”領域遠方輪廓時的欣慰與振奮!

而且蘇珊講過,等寒假過後就可以公開了的成果,也說明進展應該是可期的!

卻不曾想到,就在寒假最後一天,蘇珊卻因感染凍灼毒素而昏迷至今……

唉。

現在看看,正是1499年3月刊登的新論文,或許就是那個成果的體現。可是,明明是兩人互相攙扶克服過不知多少荊棘載途,最終卻只有梅林獨自來到理想的彼端,並摘下那朵最美的花兒。

輕嘆一聲。

我……還是相信,蘇珊的中毒應該是意外。儘管這其中不知發生了什麼,但梅林教授這些年來傾力幫助和照顧重病昏迷的蘇珊,那種悉心與關懷……不像是假的。

繼續研讀此文。

嗯……這裡面提到,通過吸管吸入及推出能量或活化物質,重塑並穩定超高密特質的動力,或是如唯一真神般的無形之力,那就並非目前勉強夠用的“複製品”所能為,而是新的,或者更純碎的原始“真神之種”。

嗯……?

對,現在的工業酵母,即雙活性引發劑和穩定劑的基礎原料,來源於數百年前對原始菌種的複製與培育,經歷過數十代的開發,似乎已經達到性能極限,雖然尚能較好匹配基於自然界現有普通品級能晶礦石提煉而成的工業製品,但無法高效及穩定引導超高密特種能晶有序輸出能量和x物質……就如現在那些僅僅是用了超高密黑能晶基礎原礦一個多月即毀壞動力源的案例。

呃,順便再次同情下維利……

那麼,最初的“母親”,原始菌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