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斕 作品

第248章 技術

“經濟,社會麼……是的,如果從民用角度來看,確實如此。”戴莎淡淡地回應,像是在複述我先前的疑問:“作為一個唯利是圖的集團,任何一個劃時代的自研技術進步都值得大張旗鼓宣傳。但為什麼不呢……?”

“是啊?我也不明白。”我想了下,說:“難道是因為技術還不成熟,無法批量化生產嗎?”

好像也不對。

就如之前所想那樣,僅僅是宣傳關鍵技術進步,可能就夠集團在金融市場大賺一波,說不定比生產出成品再來賣還獲益更為豐厚!

“穩定性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或許不僅如此。”戴莎看著我問:“伊珂,站在能晶工學專業的角度,對於你們所憧憬的能晶新時代,一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能晶,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呢?”

“呃……”我思考一會,說:“大概就是更穩定的超高密能晶。不只是現有那種稀罕的,不穩定的,可能危害到動力源的礦石或是粗加工的基礎原礦。應該是更穩定可靠的能晶成品,也就是創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超高密白能晶或黑能晶。”

“超高密應該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戴莎接著問。

“最低限度來說,如果能突破現有能晶指標的波動區間上限,達到普通品級指標一倍以上……其實就算能超越20%以上,甚至50%就很厲害了。”我說:“如果還能批量穩定生產的話,那就很棒了。若是能達到現有超高密黑能晶礦石的數倍基準值水平且保持穩定性,那就已經是準‘神蹟’了……”

“足以比擬神蹟的意思麼?能晶工學技術的突破竟能達到如此高度嗎?”戴莎停頓片刻,低著聲說:“不過,也難怪……”

難怪……?

我看向戴莎,見到她正低著頭不知在思考著什麼,就接著解釋:“雖然是比較誇張的說法,但若從創造的角度來說,與利用天然存在的礦物相比,這種技術就像是將‘舊’的物質打散、提取其中的精華並增密注入液化媒介及新的容器,創造原來並不存在的‘新’物質。說句不太虔誠的話,這……確實有造物的意味。也許期間充滿艱辛乃至危險,但迷人……且偉大。”

說到這裡,我再次想起梅林教授的說法,甚至有心潮澎湃的感覺!雖然自己並無參與“造物”的過程,但只是想象就有種特不真實且又令人嚮往無比的思緒。

就像是……發現並接近神域時的彷徨、恐懼卻又激動!

雖然,自己其實沒有虔誠的宗教信仰,也少了觸及某種禁忌的顧慮,但還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矛盾思想。

“真是充滿雄心壯志的科學家感慨。確實偉大,並且浪漫。”戴莎抬起頭笑了下,說:“這是對專業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以及對信念的執著,我大概能領會。”

“學姐過獎了,我只是個學生,剛好想到梅林教授說過的話,就順口複製了一下,都沒經過他授權呢。”我看向她,笑著解釋。

嗯,我大概也能領會戴莎的意思。

她的壯志與信念,我已經在入學初的法學論壇上了解過,也深信她一定能守護心中的“光”……哪怕再微弱。

而我,雖然很渺小,也沒什麼能力,無法為她提供值得一提的幫助,但假如可以的話,希望至少能分擔一點她深埋於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愁……

“嘿?怎麼回事呀……這樣看著我,學妹?”她稍稍傾了下頭,迎著我的眼光,微笑著說:“原來那不是你自己的感想嗎?哎呀呀,沒想到被你誘導了一次呢……”

“啊……不是啦,沒別的意思,學姐……”我趕緊別開視線,想著剛剛看向她時會否意外流露出某些情緒,又恰好被敏銳的她捕抓到!

“好啦,知道了。”她的聲音從旁邊傳來:“梅林教授確實是位敬業的能晶科研者。他對理論的研究和技術的研發尤為專注,或者說痴迷也不為過吧,也難怪他會說出那樣的話。他應該很早就開展所謂的‘新物質’創造研究,對嗎?現在是否有所突破?”

“梅林教授?嗯……他1499年畢業留校後就一直從事能晶工學研究,算是很早……呃,或許要從他1495年入學算起?不過他似乎很早取得了較高成就,聽說是畢業前的事,可以說是天才。”我想起之前蕾雅對梅林的介紹。

但若說他真正從事能晶工學科研……好像迄今也就幾年?似乎也算不上“很早”。

“至於目前研究是否有突破……好像沒聽說過。像他那樣的知名學者,如有關鍵成果,肯定能在學術期刊發表並引起轟動。不過,無論怎樣都還是需要時間吧,畢竟這不是簡單的應用改良,否則也不會用‘神蹟’來比喻了。”我想起其他的見聞,就順口說:“如果遇到研究瓶頸……其實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