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 作品

第204章 風先至 1

 此刻,李景隆只覺得腦子裡嗡嗡的。

 “先是承恩侯,現在又冒出湯家的人,皇上若知道了,只怕心都要碎了”

 “皇親國戚,哈!皇親國戚,就是一群見不得腥味的野狗,平日溫順,可一到國家有難的時候,就冒出來狠狠的咬一口!”

 李芳英看了一眼李景隆,繼續說道,“湯老二找我說,淮北水災,那淮安淮陰鹽城三處兩淮之中最大的鹽場,必然要停工。一停工鹽就勢必供應不上,那些鹽場就會急得直跺腳”

 “說重點的!”李景隆吼道。

 “他的意思是這三處鹽場的鹽不足,可以從膠東,長蘆鹽場販鹽過來,掛在兩淮鹽場的名下”

 嗡!

 李景隆徹底腦袋炸了。

 大明的鹽場多,可這為何朝廷最依賴這三處,因為這三處都靠著運河,先有漕運只便。而後淮陰還靠著出海口,還可以走海路。

 而且,最重要的是,朝廷所發的鹽票,都是這三處的鹽票居多,在市面上也最值錢。

 兩淮鹽場除了每年能帶給朝廷巨大的現銀收益之外,還有最重要一個作用,那就是鹽票。

 大明各地邊軍的糧食物資,靠的都是商人們運送,尤其是寧夏甘肅陣等那些西北苦涼之地。

 邊鎮可不是一個大軍事堡壘一般,而是層層疊疊向外擴張開,以衛所為單位組成的戰略圈。 </a>

 若是朝廷組織人手,怕是吃掉的浪費掉的比運過去的還多。所以從洪武三年開始,讓天下那些最有錢的商人們,往邊鎮送糧食送物資。

 等送到之後,邊鎮總兵查驗蓋章。商人們再拿著收據,回來兩淮鹽場領鹽。

 而有能力往邊關運送糧食的,就是江南的豪商。兩淮鹽場距離他們最近,他們自然不可能捨近求遠。

 再往深裡說,鹽商們鹽到手想圖省事的話都根本不用自己賣,加上兩成反手就賣出去了。

 那些小鹽商們,以一百石的鹽為例,他們在朝廷鹽場領實數,回頭朝裡面加上三成的沙子,那是多大的利潤?

 湯老二所想的事,私鹽官賣。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就好比鄉下農人自家殺的豬,賣給鄉鄰才多少錢一斤?但官服不許他們在城池中售賣,而經過官府查驗允許的,在城裡賣,肉價就要翻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