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秩序 作品

第240章 北匈奴的選擇

 可問題現在是天下已經全部是穆易的了,你再這麼搞,那就有問題了,所以諸葛亮他們盤算著打壓商業,重新規劃商法。 

 亂世本身就是商人賺錢最好的時機,從來沒有聽說過亂世商人會變少,只有太平年間才能控制住商人。 

 諸葛亮他們的盤算也不是沒有道理,商業這種東西,不好好引導,對於國家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商業過於繁榮,讓很多不事生產的人過的比勞苦百姓更好,這就已經再動搖國本了。 

 畢竟國家的根基從來都不是經濟,而是糧食。 

 況且宋世界的例子擺在眼前,他們都很清楚商業過於繁榮帶來的後果。 

 所以怎麼打壓就成了一個問題,他們當然清楚商業的必要性,他們還不至於因為固有觀念連這個都看不清。 

 他們很清楚現階段的商人,買賣的更多的還是剩餘物資,將一個地區多餘的東西,轉運到另一個地區,也就是所謂的特產。 

 “孔明,說說你的想法!”穆易摸著下巴,他雖然因為信息大爆炸耳濡目染過一些東西,但是這玩意他還真的不是很明白。 

 “平穩物價,增加商稅,限制商人的吃穿用度,算緡告緡!”諸葛亮平靜的提出自己的意見。 

 標準的重農抑商模板,幾乎延續了從先秦、東漢、西漢三代的重農抑商的政策。 

 算得上是把商人關進了籠子當中,就算是有錢的大商人也沒辦法享受生活,太高了農的地位,限制了商的地位。 

 而且算緡告緡這玩意是漢武帝的政策,就是向商人徵收財產稅, 

 算緡告緡的優點是很顯著的,但是缺點帶來的土地兼併也很顯著,不過當下的政策是土地國有制,算是規避了土地兼併的問題,這樣一來這些政策就能拿出來用了。 

 穆易扭頭看向另外一邊的荀彧,荀彧顯然是不同意諸葛亮的建議的。 

 “斷然不可加稅,稅率必須恆定,否則苛捐雜稅終究會再度復興!”荀彧的話讓穆易也不禁點點頭,很多東西的危害不在當下,而是口子一開就止不住了。 

 唐太宗改沒改起居注不重要,重要的是開了一個壞頭。 

 就好像是泰山封禪很厲害,但是從某一個拉跨皇帝上去之後,就徹底沒有含金量了。 

 官方可能不會添加苛捐雜稅,但是很多小地方的村規可不少,苛捐雜稅可就是他們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情。 

 很多時候,上面的政策是好的,但是執行下去的時候,只要稍稍曲解一下意思,就會完全變味。 

 “我的看法是平穩物價,穩定糧價,限制官商勾結,限制商人做官,堵不如疏,不妨將商業放開,鎖死商業的天花板。”荀彧的意思也很簡單,和諸葛亮的完全抑商不同,他選擇的是抑制商人。 

 其他人也是眾說紛紜,總體上而言,差不多都是從各種角度抑制商業。 

 有限制商人後裔求學的,有限制商人吃穿用度的,有限制商人規模的,有的甚至還想限制商人收入的,五花八門的角度,幾乎涵蓋了從社會各個層面限制商人的一切。 

 穆易捏著下巴想了很久,他倒是覺得沒必要抑制商業,他追求的未來是星辰大海,無窮宇宙,應該給更多人更多的選擇。 

 商人的終點是什麼呢?終產者?又或者是皇帝? 

 這和其他職業的終點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同。 

 假如真的有那種能夠操控一整個世界的商人,那就給他一個世界又如何? 

 而且重農抑商的本質就是限制脫產人數。 

 而如今,神農一系的神農法術幾乎堪稱現代農業,糧食產量飆升,也許有朝一日直接從根本上解放了種田,把種田變成了一個興趣愛好也說不定。 

 而解決了糧食問題,就需要安排一些更多的職業出路,商人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職業選擇,橫跨幾個世界進行商業活動,似乎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不得不說,唯心的世界,總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衝擊唯物的世界。 

 “這個先放過,商人還沒到必須要抑制的時候,做好平穩物,引導商業正常發展,限制官商勾結,商業還是很有必要性的!”穆易沉吟了片刻之後,做出了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