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秩序 作品

第174章 東瀛神戰

 然後夏侯惇一天之內飛遍了方圓百里,然後找到了幾處露天的銀礦。 

 夏侯惇雖然是個武將,但是他其實很擅長治理和內政,天文地理都懂一點,所以他發現這幾個露天銀礦的儲量很豐富,發掘難度極其簡單。 

 當然這種簡單指的是中原,要是中原哪裡有這種銀礦,恐怕該州郡自己都會抓贅婿青皮,或者發動刑徒,積年累月的進行挖礦,並且基於此還能形成一個相當繁榮的城區。 

 然而東瀛這地方,他們倒不是認識不到這玩意的價值,他們同樣也挖這些礦,不說技術啊,工具啊這些東西,單說一個人數就極大的制約了這些人的發展。 

 簡單來說一個村莊級別的城郭,加起來不到一千人就能成為國的地方,能調用多少人挖礦,十幾人還是幾十人? 

 這麼點人能挖什麼,夏侯惇之所以還能看到露天銀礦的原因就是這些人搞不好幾十年都挖不完這些露天的礦藏。 

 這下夏侯惇才意識到,賈詡沒坑自己,居然真的讓自己是來開發資源的。 

 雖然不知道挖出來幹嘛,但是夏侯惇好歹找到了一個短期目標。 

 既然要挖礦,那麼首先就需要有勞動力。 

 雖然很嫌棄東瀛人的身高,但是夏侯惇本著蟻多咬死象的想法,開始收攬人口。 

 什麼狗屁神明禁令,跟他有什麼關係。 

 隨後夏侯惇果斷開拔,然後讓整個倭國見識到了什麼叫做滅國級別強者。 

 幾百人,幾千人的小國,諸如蘇奴國、鬼國、為吾國、鬼奴國、邪馬國、躬臣國、巴利國、支惟國等等小國,夏侯惇以行進的速度,從南至北一路滅了過去。 

 等到夏侯惇停下來的時候,已經湊出來了一隻上萬人的僕從軍隊伍。 

 再加上夏侯惇本來帶著的三千多號人,幾乎是橫著走的。 

 夏侯惇表示既然這裡沒有統治者,那就讓他在這裡建立一個國家。 

 以後說不定還能和穆易做筆交易,給自己贖身什麼的。 

 不過夏侯惇發現,這地方不完全都是小國,居然還有一些真正意義上有城牆的“大國”,大概就和縣城差不多了,不過這足夠讓夏侯惇警惕了。 

 所以在快速的統一了半個北方,一躍成為日本島第二勢力之後,夏侯惇選擇了先收手,在最大的一個城池之內,整頓一下內務。 

 畢竟威名打出去之後,很多小國直接舉國來投靠他了,雖然稱他為神讓夏侯惇覺得有些奇怪,但是夏侯惇也不在乎這個,反正聽不懂,不過沒啥,願意叫就叫吧。 

 實際上,夏侯惇這個時候的名號是魔神,已經被正統神宮下達了圍剿令。 

 不過對於日本來說,不管是神,還是魔都無所謂,甚至魔可能還更好一些,反正力量夠強就足夠了,只要力量夠強就能得到他們的忠心,就能讓他們毫無怨言的跪拜,這是一個奇怪的種族。 

 相較於數百年沒有出過手的神明,夏侯惇這種短時間直接滅了無數國家的魔神,更值得的他們追隨。 

 然後夏侯惇就踢到鐵板了,他之前覺得這些東瀛人,雖然身材矮小,但是人人具備內氣,就算不用來打仗,光用來提供雲氣也是極好的。 

 不過一直以來夏侯惇都沒遇到什麼能夠升雲氣的部隊,就算有也不過幾百,畢竟連過十萬人口的國家都沒有兩個,上那找那麼多士卒去。 

 這些人在夏侯惇從中原帶過來的士卒面前,完全就是盤菜,更不要說夏侯惇還搞了一萬人的僕從軍,所到之處那基本是望風披靡。 

 結果東瀛這邊神話當中的天照、月讀、須佐之男,帶著八百神明出現之後,情況不一樣了。 

 集結了數十個萬戶之上的國,湊出了大概一個州的兵力,也就是十萬人,發起了神戰,要討伐夏侯惇。 

 夏侯惇一開始沒當個事,還打算一舉擊潰這些人,省的他到處跑。 

 本來打算表演三千破十萬的壯舉來著。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天照、月讀、須佐之男三個所謂的神明,居然真的是內氣離體,而且還是會帶兵的那種。 

 而且激活了神鄉之後,解除了神鄉對於這些東瀛人的禁錮,這些東瀛士卒全部能夠發揮出正常具備內氣士卒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