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為君慕 作品

第1章 是以百年身(14)


                 “你說慕軒和罪臣還有勾結?”

  魏安辰從慕玘那兒回來以後,心思就有些恍惚,這些大臣說了什麼,甚至都沒怎麼聽進去。

  直到這一句。

  他知道,有人明裡暗裡告訴過慕玘,慕相還沒有死去。

  魏玄風聽著他們的話,“安將軍太心急了吧。”

  “皇上最恨捕風捉影,這些證據自然是刑部兵部都確認過。”

  從不參與政事的六王爺徹查靜王謀反,他手上掌握了很多關於安家結黨的證據。

  當年因為安家還沒有什麼大錯,也沒有直接參與謀反,才沒將這些上報於先帝。

  想要完全撇清自己的關係,就要一錯再錯。

  很多事情需要自設險境,將所有的矛頭指向別人,才有大勝的可能。

  這不是妙招,也不是君子所為。

  但是安家從來不以君子正義著稱。

  只以不擇的手段在前朝後宮生存下來,並且家世顯赫。

  魏安辰靜靜聽著,並不說話,只是看著安向有些改變的表情,極力冷靜著。唇角冰霜,卻不易叫人察覺。

  安向躬身道:“回皇上,現在尚且還未有定論,臣手下的人在長秋城以北的茹城找到了一個特別隱秘的居所,特地派人前去觀察過。”

  魏玄風聞言,也不去看皇兄的表情,“丞相可是太小題大做了些?茹者,草木橫生也,那地方因為戰亂荒無人煙,這些年在荒草叢生中安居的隱士不少,難道被您的手下看到了都會以為是亂臣賊子呢,我朝向來是崇敬這些人士的,您這樣大張旗鼓的,祁國哪還敢有願意暢所欲言的高深隱士呢?”

  但凡君王,最不願意附於自己之下的臣民對頒佈的律戒條款有任何忤逆。

  無約束條例何以治天下?

  祁國君主崇尚法治,鼓勵自由,暢所欲言,對國家發展有很大裨益。

  國家興衰,在於臣民真心擁護。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王乘坐在船上,需要千萬臣民將船拖起來,前進。

  在國家的大江大河上,皇帝是不會允許絲毫有損船形大小及其船行速度的風浪破損出現,也極為重視船底下的水是否是在誠心的再舟而行。

  祁國三代君王,無一例外都是極為重視民生的,農業手工商業發展在民間極為盛行,眾人各司其職,治安是極好的,除了別族的肆意侵犯挑撥起來的戰爭,這一百年來都極為安穩。

  祁國大道之行,才會穩固。

  皇帝不會允許任何壞事發生,首先不允許有異心。

  安向不敢去看皇上的表情,連忙跪下,“還望皇上恕罪,臣並無此意。臣無心冒犯隱士,並沒有冒犯天威的意思。”

  魏玄風聽在耳裡,不免輕笑,但也不多說,只看皇兄的表情。

  魏安辰扯開一個微笑,他心裡有了分寸,是不會叫人多思多慮的。“愛卿起來吧,朕知道愛卿忠心。”

  安向聞言道謝起身,卻不覺冒了冷汗。

  “現在內憂外患,不要總讓皇家的醜事費了太多心神。朕知道你私下裡動用了多少精銳軍兵,可是戰事最要緊。”

  魏玄風繼續道,“安丞相為國忠心,但也不要被過去矇蔽了現在的眼睛,慕學士對於朝廷也是不可謂不盡心,皇后在後宮也十分盡心,你若如此,豈不是跟慕學士與皇后過不去呢,皇后和慕學士都是皇家欽點的,你這樣存心與母家過不去豈不是更加冒犯天威?”

  安向知道在皇上面前,最侃侃而談的就是魏玄風,得罪王爺就等於得罪皇帝。索幸六王不是很關心朝政,寧願做個閒情王爺。

  但是若是在現在面聖的時候與王爺起爭執,只怕對自己不利。

  想了這許多,他諾諾不再多辯解,“王爺折煞臣了。”

  “是不是折煞本王不知道,丞相自己心裡明白就好。”

  魏安辰聽著也該結束了,就擺擺手,“好了,這件事情就不要再提,天色還早,玄風,朕新得了極好的畫作,不如朕叫人把它們從庫房取出來給你賞玩。這幾個月你辛苦了,都沒時間遊山玩水。”

  魏玄風皇兄眼眸又恢復到了之前的模樣,心下歡悅:“皇兄這樣說,臣弟才想起確實已經有好久沒有遊山玩水了。”

  “朕知道你的心思,這幾幅好畫也是山水佳作,想你也是很喜歡的。”

  魏玄風溫和一笑:“臣弟喜歡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