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為君慕 作品

第1章 是以百年身(7)


                 太后靠在鳳椅上,笑道:“知道哀家現在才招你來的原因嗎?”

  “臣妾不知。”鄧莞小心說道,不敢怠慢。

  “哀家是要你學會看透怎樣在宮中生活。”

  鄧莞輕笑:“臣妾知道了。”

  太后轉而厲色,“你不知道。”

  眼看鄧莞的鎮定雖有動搖,卻比起之前的全然失態好許多。“果然性子變了。”

  鄧莞知道太后的顧忌,在前朝,因為點點滴滴的原因,鄧家早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而沈家也因為太后的驟然失寵日早已不是當年模樣。

  太后不是蠢笨之人,位列太后也總要為自己的家族考慮。

  “哀家就要你做好一件事。”

  太后悠悠開口,她既讓鄧莞入宮,她就有資格讓她為家族做任何事情。

  “哀家要你,獲得皇上寵幸。”

  鄧莞無奈,她也一直在籌謀,但是除了皇后和撫琴貴人,皇上就再也沒有將任何人放在眼裡,只是一頓晚膳,便匆匆離去。

  尤其是自己這裡,連晚膳,都不曾來過。

  她也許猜到,是自己和太后娘娘的這層關係。

  她無奈回著:“嬪妾明白,只是嬪妾身份低微,實在是不敢跟兩位姐姐爭寵。”

  “你要爭寵的只有安卿兒。”

  鄧莞驚訝,不知太后所說何意。

  “皇后不可撼動,她也從來不會與任何人爭寵。你只需好生提防安卿兒。”

  太后幽居深宮,並不代表對後宮事情全然不知。

  皇后天性淡然,跟她母親一樣的性子。

  只是皇上對她,用心許多。

  鄧莞語氣堅定:“嬪妾盡力一試。”

  “你雖是哀家的表侄女,但也肩負著鄧兩族的榮耀,你不需要做皇后,但你一定要成為這後宮裡最厲害的女人。皇后是一國之本不可撼動。但你的位置越高,我們的榮寵就更有希望。”

  鄧莞聽太后意味深長,一時不敢說話。

  太后點頭繼續道:“這後宮裡,皇后和你是很相像的,她有著皇后的尊榮,還有兄長。”鄧菀想起自己的兄長,不免苦笑。

  自己兄長不學無術,怎麼能與皇后的兄長比較?

  如今連個功名都沒有,不甚長進。

  沈太后見鄧菀皺眉,“若是有人願意和皇后打好交道,自然是不會錯的。”這後宮裡,依附和對抗是必備的兩種勢力。

  皇后如此,不如依附:“你要知道,與皇后抗衡,有的時候就是和皇帝對著幹。”

  雖然這一點,在她自己做皇后的時候並非如此。

  因為那人從不將她放在眼裡。

  但是如今,似乎皇上的心思,她這個做母親的,也猜到了一些。

  果真是父子天性,怪不得當年一道聖旨,他就自作主張的互了那人和她的孩子一生安穩。

  縱使只是她和她的孩子,照樣將慕家抄家問罪。

  帝王的愛,果真參不透啊。

  鄧菀見座上的太后有些怔忡:“太后?”

  “你好生準備著吧,去皇后宮裡坐坐,幾天後的中秋節,哀家要看到皇后對你的改觀。”

  不成為被忽視的人,這是第一步。

  鄧菀行禮退下。

  轉眼到了八月十五,天上月圓,中秋佳節。

  早朝之上,迎來各國君主親貴。每國都要在此刻,向祁國敘述一年成果,向祁國祈求風調雨順。

  再有這麼盛大的宴會,就是新年了。

  原本按照規矩,每隔三個月,各部落使臣便要向祁國朝貢問安。

  只是先皇后期政務憊懶,免了兩次朝見。

  如今新皇登基,按照守孝禮節,自然沒有恢復。

  因此如今,算是第一次接受大朝拜。

  祁國下面的各國,多是前朝和高祖皇帝親自收復。

  當年邊疆戰亂頻繁,百姓苦不堪言,各國首領無法統一,都只是眼饞自家邊界上的土地,賦稅嚴重,刑法嚴苛。

  戰亂近百年,民不聊生。

  所幸中原的祁國崛起,勵精圖治,自家安穩,後來平定西陲,統一天下,才有瞭如今海晏河清,盛世之象。

  因此各國都要聽祁國君主的命令,受祁國差遣。

  一年一年,分支勢力開始擴張,漸漸擁有獨立的軍隊,金國和簧朝逐漸發展成了祁國最為忌憚的兩股勢力。

  金朝已經擅自發兵多次,還好祁國將領和軍隊共御外敵,方才連連勝仗,讓金國消耗自身勢力,才不敢冒然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