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五百五十二章 缺少孔老二導致的

郭康一時沒明白她的意思,倒是脫歡有些驚訝地問他:“你研究得那麼清楚啊?”

“黃巢並不是個窮苦人,他家是個鹽商,不會缺錢的。但那個時代,就算有這些,也無法爬上去。所以,科舉失敗了之後,黃巢就跑去造反了。這個時候,舊世族雖然還顯得光鮮,但其實已經搖搖欲墜,連在地方上的根基,都基本喪失了。而和黃巢處境相似的人,卻有很多,以至於各個藩鎮都不愁招募不到人才。這種情況下,自然就是一戳就倒了。”

“和其他地方不同,塞里斯最不缺的就是人才。黃巢這樣的人,我估計各個時間段都有。”郭康最後分析道:“只不過時勢造英雄,這個時代,才能讓他出名吧。”

“全世界這麼多文明,不乏古老悠久的,但迄今為止,也只有華夏人成功了。你看隔壁波斯,其實比希臘人還有文化,連官僚制度,都是希臘人學他們的。但是,波斯人也沒解決基礎教育的問題。到最後,他們的官僚,真的成了家族世襲壟斷的‘文官集團’。可見,這件事的難度有多大。”

“你接著說吧,之後呢?這些故事啟發了你,是麼?”他繼續問道。

“哎,這是好事啊,說明羅馬還是很有希望的。”歐多西婭嘆了口氣:“而且,他們說的也沒錯。”

“哎,現在已經是比較溫和的時間段了,大的還沒來呢。”郭康想到了尚未出現的梅毒,感慨道:“我聽說,淋病就已經夠重創一支英格蘭軍隊的了。天知道今後這幫人還會搗鼓出什麼。”

“對了,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麼到了唐朝,才出現黃巢?”她反過來,問眾人。

“這傢伙……”聽說李玄英這麼不務正業,脫歡都忍不住了:“他倒是會享福啊,讀書都得有個姑娘陪著。我回頭一定得好好教訓他去。”

“要是像巴西爾二世那種,能壓制不法貴族的人長期執政,國家就可以強大。反之,要是巴塞琉斯懦弱無能,就會亂作一團,甚至開始日常的內戰——東晉的內戰也不少,我估計也是這個原因。”

“是啊。”歐多西婭嘆了口氣:“你看,到時機合適的時候,反抗才有意義啊。”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七二九

“之後的諸子百家,很多都接受過儒家的教育。他們採用的文獻,也都是源自周王室的經典。所以即使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大家的基本思想也是相同的,都在追求禮記所說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後世歷史的發展,也正是這個方向。而希臘這麼多先賢、哲人,卻始終沒有做到。他們空有普羅米修斯的神話,卻沒有這一群文化上的‘盜火者’啊。”

“你看之前的希臘王朝不就明白了麼。他們的高等教育其實很發達,在被歐洲人自己佔領和破壞之前,整個地中海的文化中心一直在君士坦丁堡,這地方就是名副其實的文明燈塔。哪怕是十字軍之後,君士坦丁大學和教會大學也一直開著,一直到現在都還在呢。因為歐洲人自己,雖然也在拙劣地模仿,想要建立自己的高等學府,但也始終拿不出能取代他們的東西。”

“玄英有很多這種書。”歐多西婭說:“但他自己不喜歡看正經書,反而喜歡亂七八糟的知識。有時候,必須要背書,去應付老師和家長,我就只能勸他,甚至自己先看完,然後帶著他去讀和背誦。時間長了,我自己都記下來很多。”

“孔夫子開私學之後,傳統血緣貴族對知識的壟斷就結束了。在這之前,是血緣決定貴族身份和知識,而在這之後,知識也可以決定貴族身份和貴族血脈。”

“那不是正經人乾的事啊。”朱文奎直言:“其實按我家的規矩,有官身的人就不應該碰這種事情。可惜大家都管不住自己……”

“我確實學到了不少。”歐多西婭說:“只是,學到的這些歷史規律和常識,讓我更加絕望了。”

“我們這幾個家族,之所以能維持下去,其實並不是靠割據和壟斷官職,而是因為這邊的人缺課太多。這種環境下,投靠我們,就能得到更好的資源。我們其實和漢朝那些世族一樣,靠的是掌握一門經學來保持地位,只不過我們的‘經’比較雜,包括了軍事、工程等等各方面的知識。而這些門生故吏,則圍繞著我們進行國家管理,雙方互利互惠——其實也是沒辦法,誰讓這邊的普通人,缺的實在太多了。這都幾十年了,我們羅馬的基礎教育水平,也還是這個湊湊乎乎的狀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