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489章 羅馬雅樂

“我倒是覺得,沒那麼複雜。”李玄英建議道:“那雜劇我覺得並不差,換個時間肯定有很多人樂意看。但現在,大家正熱衷於三國故事呢,您一起都放出來,不等於自己搶自己的觀眾了麼?”

“而且,這段時間,正好有個凱旋式,各大劇團都提前接到訂單,正在抓緊進行排練。這是牽扯到政治的大事了,一般不會允許臨時改變。您下次錯開時間就行,我可以介紹熟悉的劇團,讓他們和您討論下,怎麼去處理。”

“那老夫先謝過李公子了。”羅先生拱了拱手。

“不客氣,不客氣。”李玄英擺擺手:“你那個話本,我也很有興趣的。最近講到哪了?觀眾反應如何?”

“之前講到敗走麥城,結果被迫中斷了。”羅先生回答:“很多觀眾不太能接受這個故事……”

“啊?”

“老夫當時也沒反應過來,就知道有一些觀眾特別激動。人群裡直接炸了窩,有婦人大聲尖叫,還有激動的觀眾,衝上來要抓我,質問這是什麼意思。他們好像覺得,是我故意寫讓人難受的劇情,為難他們……”羅先生很是無奈地說:“但這又不能怪我。歷史就是這樣,要是隨便改了,反而不好了吧?還好,老夫常年走南闖北,腿腳還算靈便,那次算是成功逃掉了。”

“沒辦法,第二場的時候,老夫特意做了聲明,專門給他們說,雖然故事情節上有文學創作,但是整個大事件,都是按歷史講述的。這次,大部分人倒是不罵街了,但他們開始坐下面哭——好像,知道這事情是真的之後,大家更悲傷了。我看有幾個壯漢,都哭得快要暈過去了。我怕真惹出事兒,只好又草草結束。”

“還沒講第三場呢,幾個老人家來找我,說他們是君士坦丁大學的哲學教授,想和我討論悲劇問題。原來,那幾個壯漢,是他們的學生。之前受到了很大刺激,就給他們專門說了一下。我給他們講完,他們也在那兒感慨,說雖然看過中原的歷史,但是話本說出來之後,感染力確實不一樣。”

“把故事描述出來之後,其中的悲劇性,甚至超過了他們希臘的第一英雄,那位赫好漢。相對於幾個神靈的主觀介入,這種冥冥中的‘時勢’,如同命運本身一般,是更加震撼人心的。”

“這幾個人說的挺有道理啊。”李玄英也表示贊同:“他們給伱什麼更具體的建議了麼?”

“他們建議我最近別再說了,會被極端觀眾攻擊的……”

“呃……”

“老夫一開始不信邪,結果真有人跑到我租住的房子那兒,堵我的門。所以,我才只好趕緊找你,換個地方住。”羅先生有些憂慮:“哎,這些人之前好像沒聽過這種故事,反應有點過度了。這要是之後講到五丈原,該怎麼辦啊……”

李玄英一時也不知道怎麼回答,雙方陷入了沉默。

“算了,這個到時候再隨機應變吧。”羅先生還是先說道:“還是繼續說這個軍樂的事情吧。你還有其他什麼樂器想要試試的麼?”

“暫時就這麼一個了。”李玄英回答:“主要是因為,這是個比較新的東西,所以想多找人來問問。本來都想好的,結果這幾天,突然出了一堆事情,只能晚上跑過來了。”

羅先生眯起眼睛,點點頭,沒有多問。

“之所以琢磨它,是因為我覺得,這類樂器的發聲方式更有優勢。”李玄英也沒管太多,介紹起自己的想法來:“你看,首先,他每個音都是獨立的,都對應一個單獨的弦。而且郭康兄弟說,他研究過,只要控制好弦的長度、粗細、鬆緊,就能嚴格控制音調。這幾個因素,都是可以直接量化出來的。所以我們覺得,和其他的備選樂器方案相比,這個更容易標準化一些。”

“那你們肯定有更高的需求吧。”羅先生直接說道:“如果只是表演雜劇,現在這樣其實也足夠了。”

“我們想做出統一的軍樂來。”李玄英說:“郭康兄弟說,他希望能把更多的樂器和樂手加入進去,彼此應和,這樣才能有更雄渾的效果。這種氣勢,不是單一樂器和單一曲調能夠比擬的。但現在的樂器,音準普遍做得都不好。樂器如果多起來,就都得重新改造。到底怎麼做,就比較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