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四百四十七章 道衍和尚覺得不夠刺激

“我們都沒法統計有多少股人,因為整片區域現在全是散兵遊勇。那些人本來就不是正規軍隊,是這個郭康臨時從羅斯人聚居區拉的人。大隊人馬被衝散之後,這些人就跑得到處都是,時不時有人聚集起來,試圖打回去。哪怕再被打散,也有其他人跑來湊一起。所以我估計,只要戰鬥沒結束,他們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散去的。”

“那確實是我小瞧他了啊。”道衍和尚點點頭,說道。

“太尉和丞相兩家打起來,也是夠新鮮的。”常千戶在一旁吐槽道:“我都不知道參考什麼經驗來處理了,居然能搞出這種事情來……”

“太尉那邊還沒反應過來,丞相家留守的人已經全部出動了,而且還在拉更多的人,讓大家參與平亂。”探子繼續彙報道:“現在禮部那個史氏的人,已經參與進來了,我們還看到他們往附近李家的住宅那邊派人,讓人出來幫忙。連周圍的幾處倉庫,也被他們搶佔,說是要臨時徵用裡面的物資。估計繼續發展的話,捲進去的人也不少。”

“我們是以商隊形式來這邊經營的,那邊也有一處倉庫,裡頭還有些備用的武器鎧甲。要不要先搬走或者銷燬?他們急了,估計會動手搶的。”

“我看,不如就放那兒,把人撤回來吧。”道衍和尚卻建議道:“這件事情不用支持誰,我們觀望就行。”

“現在誰都不支持,就等於支持這個丞相家了。只有他們還有餘力去搜刮器物,”常千戶說:“支持他們,太尉這邊撐得住麼?我覺得,他們和吳王關係更緊密,應該支持這些人才對吧。”

“他要是這都處理不了,今後真的能做成大事麼?”道衍和尚突然沒頭沒尾地說了一句。

“啊?”常千戶一時沒反應過來。

“你們剛才說現場的表現,我才大概想清楚了。這個小子,是想做大事的。”道衍和尚說:“對吳王乃至大明,這倒是個好事。”

“當年漢朝的使者走訪西域各國,不是擔心他們太強,而是嫌棄他們太弱。因為這些人實在扶不起來,根本沒法完成夾擊匈奴的任務。”

“我們的情況當然比那時要好不少,但外交的目標是同樣的。朝廷並不缺少那種來騙個貢、說幾句好聽話換賞錢的蠻夷小國,而是需要一個可以輔助我們,維持這套體系的力量。”

“缺一個方伯?”常千戶立刻明白了。

“是的。”道衍和尚點點頭:“大明直接管理的地區,已經都是流官治理了。但在朝廷直轄範圍之外,實際上依然是封建制度。各種來路、各種頭銜的頭人,接受朝廷的委任,但實際上依然是當地的世襲諸侯。這和上古三代的時候,沒有太大差別。所以,我們能使用的方法,其實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