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三百三十四章 蠻族太好哄,阻礙了技術進步

  “咱們暫時也不用好高騖遠。教會現在的人手,想全面統計,還比較難。這些事情都得一步步來。”他判斷道:“我們還是先從棉花著手,尋找土壤和環境適合的地方,要求各地教會協助調查。不管能不能成功,都可以積累一批數據。”

  “此外,我覺得橄欖和茶葉,也要考慮進去。”他一邊說,一邊寫了下來:“這兩種都是價值不低,市面上也長期供不應求的作物。而且這兩種作物都分佈在貧瘠多山的地區,正好可以和需要灌溉的棉花形成互補。”

  “橄欖需要澆灌麼?”郭康對這方面並不瞭解,好奇地問道。

  “不需要。我當年在摩里亞,在格魯吉亞,都見過當地的橄欖種植園。”王大喇嘛告訴他:“這東西生命力很頑強,對水分和土壤肥力要求不高,甚至算是比較耐寒的。不過它對陽光之類的條件也很挑剔,也就在這一圈能長得好,我們試圖在北方種植,但一直都沒有成功。”

  郭康才知道,他們連這個都試過。

  不過仔細一想,這也是正常。教士們經常試圖培育一些奇怪的東西,到19世紀這些人還在種豌豆呢。王大喇嘛也是從基層打拼上來的,有這些經歷,也不算意外。

  “這些作物,直到現在,都很耗費人工。”馬可神父也告訴郭康:“很多工序都沒法用機器完成,所以必須投入大量人力。不過對山地居民來說,這倒是個很好的方式。因為這些產業的利潤也非常高。”

  “橄欖產品一直很受地中海世界的歡迎,甚至能賣到波斯,在古典時代就是這邊的重要商品了。至於茶葉,是東方商品的廉價替代物。哪怕現在的假茶,都已經很受歡迎了,我們只要能大批產出,肯定不愁銷路。”

  “能在這裡種植的茶樹,你們也培育出來了?我之前聽人說,這邊的茶和東方的茶都不是一種植物。”狄奧多拉也有了興趣。

  “確實是能種的。”馬可神父告訴她:“我們從元人那裡高價買了種子,在格魯吉亞,乃至小亞沿海的山區,都可以種植。不過不知道是氣候問題,還是他們賣的種子質量不好,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所以之前就沒有當做主要成果上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