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三章 流浪者的兩難問題


  見狀,郭康便繼續講起自己的想法來。

  他鋪墊了這麼多,把有關係的奇聞異事都講了一圈,讓朱文奎和小讓娜等人都有了很大興趣。所以,也就可以說一說正題了。

  “英格蘭可是個好地方啊。”他說:“那裡有廉價的煤炭,還有廉價的人力。我希望能在那裡建立一批工坊,彌補我們鐵器的不足。”

  “為什麼去那裡找鐵器?”朱文奎果然對於興趣相關的話題很關心,一提到鐵,就認真起來:“現在黑海的鐵還不夠麼?在遠一點,也應該去阿勒曼尼吧。不列顛島上才多點人,夠幹什麼的。”

  “冶鐵這種事情,工坊的規模越大,效率就越高;交通越方便,成本就越低,所以選址很重要。現在黑海邊這些就不錯了。”

  “當然不夠了。”郭康告訴他:“光農業上,每年的消耗就很大。其他地方,也是沒有個盡頭。鐵這東西,我感覺是永遠不夠用的。”

  “元朝那會兒,我們就引進了高爐,不過現在還是不夠用。我感覺,就只能先堆量了。”

  “這倒也是……”朱文奎猶豫起來。

  如果不是親身在這裡生活了好些年,郭康可能都想不到,鐵這玩意兒居然還能缺。而且,鐵這東西,可能是越用缺口越大的。因為隨著鐵製器械增多,生產效率提高,用鐵量也是越來越大的。只能繼續想辦法擴產,才能填補缺口。

  而且,紫帳汗國很多新開發地區,也是耗鐵的大戶。

  就拿羅斯地區當例子。直到1911年的統計裡,沙俄的農具依然是木質為主,幾乎沒有什麼農業機械,甚至連鐵器都沒普及:全國的鐵犁有420萬把,木犁則有1000萬;鐵耙有不到50萬個,木耙則有2500萬個。可見這地方的農村有多落後。

  郭康記得,之前有個說法,認為中原是先把鐵器當農具,然後才去當兵器的。現在回頭看,哪怕早期的鐵比較劣質,這也是一種過於奢侈的行為。

  同樣,早早普及鐵農具,也是個初看不起眼,但自己效仿起來才發現多難的事。現在明朝的農具和生活物資用鐵,是靠他那個每年10萬噸左右的鐵產量撐著的——別覺得這個數字不高,蔣氏民國一個“近代國家”,一年也就五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