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敵鐵鍋

  但問題是,清朝棄療之後,本土也出現了煙土產業。土煙在這十幾年間緩慢發展,完全合法化之後則快速擴大,導致洋菸遇到了激烈對抗。僅僅五年後,1881年,英國領事彙報說,波斯煙土已經無利可圖,印度煙土也從很多省份被逐出。這樣下去,很快又沒法賺錢了。

  果然,1882年,清朝出口煙土已經超過入口,正式成為出口國。而他出口的主要對象,正是英國自己。

  英國當然不能接受這種情況,在1885年又迫使清朝為洋菸設立厘金上限,降低銷售成本。但即使有眾多優勢,洋菸依然競爭不過土煙。到1891年,洋菸進口量下降了15%左右,市值下降了35%到40%,開始全線潰敗。

  而清朝煙土已經秉持自由貿易原則,遠渡重洋,暢銷英國本土。倫敦、利物浦都成了清朝向英國傾銷煙土的中心,還出現了一批清朝式樣的煙館,教授各種新玩法,對英國進行文化輸出。到1906年,清朝出口土煙的數量已經達到進口洋菸的11倍。在雙方的努力下,大英帝國子民們終於過上了量大管飽的幸福生活。

  煙土氾濫導致了社會秩序的崩壞,甚至對英國這種統治模式,都造成了負面影響,終於讓英國政府無法接受。英國只能轉變態度,開始大力提倡禁菸,並且要求清政府也推行禁菸措施。清朝此時已經基本失去了控制能力,但依然獅子大開口,索取好處。

  最後,1907年,英國被迫與清朝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中英禁菸條約》。條約規定,逐年禁止印度煙土輸入清朝,同時提高洋菸進口關稅。清朝還把手伸進英國勢力範圍,規定租界區也要禁菸,並且允許清朝官員派駐印度,在加爾各答港,監督拍賣和打包業務。

  好幾十年的戰爭取得的成果,堅持沒多久就被拋棄了。不僅讓之前的努力變得可笑,也讓英國提倡的“自由”“道義”成了笑話,簡直是對著維多利亞女王連續扇臉。當然,因為形勢所迫,扇了也就扇了,當時大家顯然已經顧不上這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