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一百五十章 玻璃工坊

  “這種做法對工藝要求太高,而且不好量產,所以我們也沒有試圖模仿和超過他們,而是用新的思路。”他指了指池子:“那裡面,是融化的錫。”

  “燒化了的玻璃比錫輕,會漂浮在液態的錫上面,自己攤開,這樣就能形成平面了。然後我們把池子慢慢冷卻,就可以得到凝固的玻璃。”

  “我的天父啊,這是怎麼想到的?”德米特里大吃一驚。

  “這是古人就明白的思路,只不過他們加熱能力有限,沒有做出來成品。”郭康隨便答道:“我們這裡研究的,也就是選哪個液體的問題——而且這樣不難。”

  “這種液體必須比液態玻璃更重,而且在工作的溫度下,不會沸騰,也不會凝固。像水銀,就太容易沸騰;而銅液化的溫度又太高。”仟仟尛哾

  “這樣一來,就只有幾種金屬可以選了。我和其他人討論的時候,他們也是首先就想到了液態鉛。”

  德米特里點點頭,對此倒是不意外。畢竟羅馬人就對這東西熟悉,想到它太正常了……

  “鉛的問題是,加熱時煙很大,而且有毒。我們又想了想,就換成毒性更低的錫。”他指了指熔爐:“就是目前這個情況了。”

  “那你們如何控制這個‘溫度’,是說冷熱的程度麼?”德米特里只能從專業名詞開始考究:“冷熱也可以量化衡量麼?”

  “不一定能具體量化,但可以大致估計。”郭康說:“我們在錫池裡,放了一根長銅條和一根同樣長度的長鐵條。這兩種金屬受熱時都會變長,但伸長的距離不同。我們把金屬條固定在一起,讓一頭延伸出池子外,然後對比長度差別就行。”

  “在池子邊上有個板子,就是用來對比的。”他指了指池子邊:“他們現在還加了個指針,看起來更方便了。不一定多準確,但起碼可以把合適的經驗溫度記錄下來,今後都照著這樣做就行。”

  “不過那邊的環境很惡劣。盯著池子很傷眼睛,所以大家都帶著黑色眼鏡。另外,我們的錫不太純,一樣會有煙氣,所以我建議他們拿棉花做過濾,保護自己。那個袍子,是擋住濺出來的錫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