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七十六章 火器與戰車

  “這樣啊。”朱文奎有些意外。

  “亞歷山大比天兄早生了356年,所以就記作前356。”郭康繼續道:“你看,這樣就表達清楚了。”

  “而我們的四書五經,這個時候除了《孟子》可能還沒有全部完成,其他都是在紀元之前四百多年就成書了。所以,別看咱們天天揹著煩。波斯人就是想背,還沒這個時間段的書呢。”

  “這麼一看,咱們好像……”朱文奎一時竟找不出合適的詞,愣了愣,才說道:“咱們整天用的,好像都是些很奢侈的東西啊。”

  “是啊。”郭康攤攤手:“你在中原長大,之後又一直在爪哇或者紫帳這種地方,估計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其實,咱們那邊的人,都太‘文明’了。”

  “不止中原人,哪怕鮮卑、契丹、蒙古之類,都是如此。”他搖著頭說:“亞歷山大本人實際上也不是存心作惡,他甚至希望跟波斯人打好關係,要求貴族們接受波斯人,只是沒成功而已。但從結果看……”

  郭康撓撓頭,對比道:“和他們對文明造成的破壞比,石虎都能算賢達名士了……”

  這個對比讓朱文奎覺得有些難以置信,但按照郭康舉的例子,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他只能表示自己還得想想,打算回頭再琢磨這些信息量有些太大的例子。

  “說這些,其實也不是什麼太深奧的道理。”郭康說:“她想學武,就讓她學好了。我們保存文明,靠的難道是嘴麼?我覺得不是。刀劍,才是文明得以延續的根本。”

  “當初大禹威服三苗,靠的是展示盾牌、大斧的舞蹈。直到現在,也一直是這樣。”

  “要是單論文化,大宋並不弱於大唐,得益於印刷之類的技術,他這方面只會比前朝更強。但你看,明明大唐早已結束,咱們整個世界,卻到處都有它留下的痕跡,時不時就要冷不丁地讓你意識到它曾經存在過。而大宋……說實話,我還真沒太多印象。”

  “唐朝從來沒有像這邊的教會一樣,天天派儒、釋、道的傳教士,去主動傳播自己的文化。那他是如何獲得這麼大的文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