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二章 大秦大羅馬兀魯思

  吳翰聞言,從靠著書架的梯子上爬下來,走到桌子前,取出幾本冊子。遞給郭康的時候,還順帶向他行禮致意。

  他身形矯健,手上有幾處明顯的老繭,顯然是常年用兵器留下的。郭康想了想,好像最近在父親的幕府裡,見過此人一眼。

  義父郭大俠的幕府,每年都要招募大量有才幹的年輕人,其中表現優秀的,就推舉到汗廷擔任文書、侍衛,充當預備官員。入主大都之前,汗國的漢世侯們就開始這樣進行人才準備了。激烈的“安答戰爭”之後,更是成了一條重要的選拔渠道。

  吳翰可能就是郭氏招攬和舉薦的人才之一,認識郭康,也不足為怪。

  “這東西越來越多了。”兩人打招呼間,王大喇嘛在旁邊評論道:“希臘人學印刷,比咱們想的還快啊。”

  “又是那種……不堪入目的東西?”郭康問。

  希臘人,印刷品,和郭氏相關——他不翻開冊子,都知道里面會是些什麼內容。

  如王大喇嘛所言,印刷這東西傳過來沒多久。希臘人從東方來客手裡,學會了這技術,然而卻不幹正事。現在最流行的印刷品,就是當地作家寫的春宮文章。

  當然,要是隻是這種程度,他倒不好說什麼。王大喇嘛也說過,在漢地的城市裡,也發生著同樣的事情——無論什麼地方,什麼文化,什麼時代,讀者們最喜歡、賣起來最賺錢的,似乎永遠都是這個類別。

  真正麻煩的是,他家的人,經常在書裡作為重要角色出沒。

  雖然是收養的孩子,甚至來自另一個時空,但這些年,郭氏夫婦對他視同己出,郭康對此也十分感激。這麼看來,這些希臘人搗鼓的玩意兒,就很是煩人。

  他嘆著氣,翻開其中一本。

  果然,沒幾眼,又看到了熟悉的角色。

  ——義父郭大俠面容雄武,身材健碩,而且英雄事蹟廣為流傳,是希臘人最喜歡的那種情色故事人物,天天被他們拿去,和各具特色的男主角們打情罵俏。

  郭康想了半天,決定還是不給家裡其他人說了,尤其不能讓義母和大姐知道。但怎麼擺平這件事,他也沒什麼好辦法。

  “那王師傅覺得,這事該怎麼處理?”他問道。

  “你覺得呢?”王大喇嘛賣了個關子,轉頭問吳翰。

  “我覺得……找個機會,教訓他們一頓?”吳翰沒想到自己也要回答,愣了下,回答。

  “希臘市民要是怕教訓,就不會到現在還有人被我們逮到了。”王大喇嘛搖頭道:“這幫人連皇帝都不怕,早就不是一般的刁民了,肯定管不住的。”

  “那,怎麼辦?”吳翰明顯沒有準備,傻眼地說。

  “我們教會是幹什麼的?”王大喇嘛問。

  “放羊的!”吳翰站直身,大聲說道。

  “叫代主牧羊。”王大喇嘛很是不滿,抄起拂塵抽了他一下:“你到底學沒學,怎麼這種專業詞彙還能弄錯啊……”

  “記住,我們是要引導信仰的!”他重申道:“這歐羅巴之地,都是宗教氛圍濃厚的地方,民間印刷的書籍,也都多少涉及到了宗教。我們教會需要對這些宗教作品加以審核,以免異端思想流傳,蠱惑信徒們。現在明白了吧?”仟仟尛哾

  “明白了明白了。還是王師傅高明。”吳翰雖然臉上寫滿疑惑,但還是趕緊點頭。

  王大喇嘛至少對這個態度還算受用,沒繼續追究。他扶了扶牧首的大帽子,又一抖拂塵,招呼郭康跟著他一起離開。

  “王師傅,這能有效果麼?”郭康還是有些不放心。

  一方面,要考慮到希臘市民的刁民程度,另一方面,教會的效率也十分值得懷疑。這套制度襲承自東羅馬,而東羅馬在當今泰西,屬於文明程度非常高的那種類型——它已經有了官僚制的形態。

  而代價是,官僚制的缺點,它也一個都不少。

  王大喇嘛的教令不見得受希臘教士們歡迎,很可能在無窮無盡的公文和循環往復的指令中遲遲不能落地,到時候他義父的小冊子都連載完了,也未必能管得住。

  “老漢自有妙計,公子不必多慮。”王大喇嘛倒是很有信心:“脫歡臺吉那邊,就煩勞你照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