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閥:帝國二世祖 作品

第335章 白熱化,米利堅參戰

  這場戰役總計歷時300多天,從1911年2月份一直打到了1911年的12月。

  雙方在凡爾登投入了超過100個師,一百多萬人,在索姆河同樣如此。

  兩場戰役,雙方均投入了兩百萬多的士兵,戰場之上已經淪為煉獄。

  在這兩場號稱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中,雙方動用了大量火炮和重機槍。

  每一門火炮的旁邊,都有一座超過3米得彈殼堆,就像是一座小山一樣。

  由於大夏帝國率先使用了鐵絲網加機槍的組合,這樣世界各國都看到了這種戰法在當前的優越性。

  於是,塹壕戰這種作戰方式被漢斯帝國和約翰帝國廣泛使用。

  為了突破對方的防線,雙方可以說是手段盡出。

  甚至雙方都出動了飛艇。

  當大量的飛艇飛到對方的陣地上,投下炸彈,雙方士兵的傷亡就進一步加重。

  但是,飛艇這東西吧,雖然看上去挺厲害的,又能飛,又能投擲炸彈,甚至還能在飛艇上裝備火炮。

  但是這玩意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容易著。

  隨著為了應對飛艇的威脅,雙方都研發出來了自己的大口徑防空機槍。

  有了這些大口徑機槍的問世,也算是勉強遏制住了飛艇的威脅。

  可是,飛艇的威脅不存在之後,雙方的工程師又開始研發新的武器,能夠讓己方的士兵通過對方的戰壕。

  於是,在約翰帝國軍方的要求之下,約翰帝國工程師威廉·特里頓,從農用拖拉機得到啟發,研製出了一種新式武器。

  這種武器擁有厚重的裝甲,並配備了小口徑火炮和重機槍。並且能夠以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前進。

  特里頓將這種武器命名為坦克。

  然後在1911年的索姆河戰役之中,約翰帝國將這種武器投入到了戰場,並且一連突破漢斯帝國2道防線。

  如果不是因為技術故障導致坦克趴窩,估計以約翰帝國的進攻勁頭,還能再突破漢斯帝國兩道防線。

  吃了大虧的漢斯帝國,也開始投入自己的研究力量,研發屬於自己的坦克。

  看著來自歐洲那邊的戰報,林逸看了看已經發展到第二代的帝國戰車,臉上露出了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