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誰去歐洲和談

  對於高盧帝國投降,想要和談,約翰帝國即便再不滿,他也沒有辦法,總不可能以約翰帝國一國之力,挑戰整個同盟國吧。

  所以,約翰帝國內閣只能咬著牙同意跟漢斯帝國商議停戰的事。

  即便雙方主要參戰國,都要準備停戰談判了,那麼戰爭也就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必要了。

  不過,既然是想要談判,又是關於這樣一場世界級大戰的談判,歐洲那邊就希望大家一起坐下來,慢慢談。

  而不是像之前那種,只是讓外交官去談。

  畢竟這些外交官說白了,就是一個傳聲筒,什麼事他們都決定不了。這樣做太耽誤時間。

  所以,威廉二世提議,大家齊聚歐洲,坐下來慢慢談。

  對於威廉二世的提議,各國都還在猶豫,因為這種事,以前沒有先例。

  頂多也就是外交官談的差不多了,能拍板的人在出面簽字。

  用歐洲那邊一貫思維,他們覺得這樣才符合貴族作風。

  可是,漢斯帝國作為同盟國的創始者,威廉二世的話語權還是挺大的。

  他既然已經明確表示,希望各國首腦坐下來談,那麼大家也不好不給威廉二世面子。

  “回陛下,這件事我覺得可行。”

  趙緒的話音剛落,林逸就主動說道。

  他其實也覺得應該由能夠做主的人去談,這樣的話,有什麼事,當場就可以決定。

  而不像是用外交官,什麼事都做不主,事事都要去請示。

  這樣做,太耽誤時間了。

  聽到林逸的話,在場的大臣也覺得有道理,但是他們又覺得趙緒不應該輕易遠赴歐洲。

  以這幫大臣的想法,皇帝就應該老老實實的待在皇宮之中,想什麼皇帝出巡,那簡直是浪費錢財。

  而至於說微服出訪,那只有戲文裡面才有的情節。

  所以,大臣們的意見,那就是皇帝不能出去,可以派一個實權王爺去,就比如睿親王。

  反正,這睿親王的能力,這些年大臣們也都看在眼裡,他們都覺得沒有睿親王在幕後指點,帝國達不到現在的程度。

  再加上,睿親王深得皇帝信任,讓他去是最合適的。

  於是,當場就有人站出來,新任內閣首輔大臣李維堂,對著趙緒說道:“陛下,臣以為,為君者當穩坐國中,以鎮國運,不可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