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趙緒 作品

第46章 任務完成之後的新裝備

  二號隊員就是機槍手,他需要攜帶沉重的馬克沁槍體,聽從他身後的一號隊員指揮射擊。

  三號隊員需要攜帶一個單位,也就是兩百發子彈的子彈帶和重機槍的固定三腳架。

  他的任務就是在槍組指揮官標記架設重機槍位置之後,迅速上前將三腳架固定,然後將第一個單位的子彈帶壓進重機槍的槍膛。

  至於最後一名四號隊員,他需要揹負起碼超過五個單位的子彈帶,還有一把步槍。他的任務就是負責警戒和將備用子彈遞給三號隊員。

  而zB-26式輕機槍就沒有這麼麻煩了,他只需要兩個人,一個人扛著槍,另外一個揹著子彈就行了。

  極端時刻,甚至機槍手自己就可以揹著子彈抱著槍,邊打邊衝鋒,只過不這樣的情況一般會被上官罵,因為這樣設計毫無準頭可言。

  如果說,zB-26式輕機槍的出現只是彌補了林逸在輕型武器火力方面的不足,那麼以後得到的十門vz-14重型榴彈炮,那就是林逸現在的大殺器了。

  想一想當一發足足有149.1毫米,重達42.6千克的重型榴彈炮輪到人群中,那是何等的可怕。

  就舉個例子,之前潮白河大橋阻擊戰的時候,周楚雲的炮團跟聯軍的炮兵展開了火炮對轟。

  如果那個時候,周楚雲手裡有這十門vz-14重型榴彈炮,聯軍炮兵根本不敢跟周楚雲對轟,而周楚雲只需要兩到三輪就能讓聯軍炮兵,一個也跑不出去!

  這就是重型榴彈炮的威力,一發下去方圓百米之內不可能有人能活下來。

  為什麼後來林逸拍三個團,五六千人去進攻靜海軍港,會損失三四千人?不就是因為海軍用的全部是重炮?

  現在林逸也有重炮了,他怕誰?小櫻花?

  就憑他們手裡的拿著75口徑山炮?47毫米的步防炮?

  林逸敢說,光是這十門重型榴彈炮,就能把小櫻花揍得哭爹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