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 作品

第851章 一票否決又如何?永不磨滅的航空夢!


                 安西市。

  龍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內。

  當山口橫涇入住酒店,欣賞京海城市夜景,好奇徐雷在哪兒之時。

  徐雷正在參加一場極為重要的,小型支線飛機適航審定工作會議。

  之所以極為重要……

  是因為這款小型支線飛機,原本三年前就該拿到型號合格證,開始上市銷售。

  但卻因為徐雷反對,三年前不僅沒拿到型號合格證,還不得不進行全方位的改進。

  而徐雷反對,因為當時不僅飛機本身就有問題,而且國內的適航審定也存在不足。

  試想一下。

  一款設計有缺陷、質量有問題的飛機,沒有進行嚴格的飛行測試,就拿到了型號合格證,開始上市銷售。

  將會發生什麼?

  輕則飛機故障頻發,導致有效飛行時長嚴重不足,讓客戶不滿,毀了龍國航空工業的名聲。

  重則發生嚴重飛行事故,釀成機毀人亡的空難慘案,不僅名譽掃地,還要承擔鉅額賠償。

  作為穿越者的徐雷。

  明知道有問題,當然不可能讓這款飛機拿到型號合格證。

  因而在當時,便頂住巨大壓力,一票否決了。

  雖然當時有很多人疑惑不解,極為不滿。

  一些人不僅當面怒斥,還向高層打報告。

  說徐雷一個毛頭小子,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

  然而……

  徐雷堅持認為,飛行安全大過天。

  安全,是任何航空飛行器都不容忽視的底線。

  而龍國在航空領域,本身就起步晚、底子薄、經驗少。

  相比之下。

  西方的適航審定標準與體系,很多條款的背後,都是血淋淋的經驗教訓,甚至是慘烈空難。

  所以龍國要成為現代化的航空工業強國,就應該好好借鑑。

  這樣既能確保安全可靠,也能方便將來獲得西方適航認證。

  之後。

  在高層的力挺支持下,龍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率先進行重大調整,與國際接軌。

  通過國外進口加自主創新,新增了大量的實驗儀器和平臺設備,大大增強了試驗能力。

  同時,不僅與當今國際標準接軌,還很超前的新適航審定標準,也頒佈了。

  這對航空工業所有相關的單位來說。

  就相當於不僅考題變得更難,考官也變得更嚴格。

  怎麼辦?

  高層力挺徐雷,誰叫苦都沒用。

  況且更高的標準、更嚴的審定,也是為了他們自己的產品好。

  誰也不想自家耗時耗力更耗錢,研發出來的機載設備、航空發動機、航空飛行器等有缺陷。

  自然更沒有人,不通過適航審定,拿到型號合格證,就生產銷售,真要這麼幹,也沒人敢買。

  再然後……

  龍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西北飛機公司被狠狠打臉了。

  符合老標準的這款小型支線飛機,嚴格按照新標準進行適航試飛審定,竟然有二十多項不合格。

  尤其是迷信‘進口貨就是好’,選用米利某家公司的起落架系統,自認為萬無一失。

  可在高強度的疲勞試驗中發現,起落架竟然發生斷裂。

  而且除了起落架結構件,存在強度不足的問題,傳感器和告警系統竟然也有缺陷。

  不僅容易導致飛機降落的時候,起落架可能放不下來。

  而且起落架沒有放下,飛行員也不能得到有效警告。

  飛機降落,起落架卻沒放下。

  全靠機腹摩擦跑道,強行著陸嗎?

  即便飛機最後停下來了,也沒有發生爆燃事故,但整架飛機也必然報廢。

  要是起落架放下來了,卻轟然斷裂了,這又將會是多麼恐怖的事故?

  諸如此類的一個個問題,被發現之後,原本對徐雷很不客氣的人,統統徹底閉嘴。

  大家不敢想象。

  真要給了型號合格證,讓他們得以批量生產,交付給國內外的小型航空公司,用於運營短途航線……

  那麼這三年裡,恐怕不知道已經發生多少次飛行事故,甚至是機毀人亡的慘烈空難。

  對於原本就起步晚、實力弱的龍國航空工業來說。

  一次嚴重的空難,就足以摧毀所有人的信心。

  別人原本就覺得,龍國航空工業,不如經驗豐富的波音空客。

  造一款只坐幾十人,滿足一千公里內短途飛行的小型支線螺旋槳飛機,居然都造不好。

  試問。

  還有誰敢買敢坐,尺寸更大、價格更貴、乘坐人數更多、飛行航程更長的中程和遠程噴氣式客機?

  真要這樣,恐怕不只是沒有客戶願意購買,就連設計與製造團隊,本身也會對自身能力信心不足。

  小飛機都沒造好,還造什麼大飛機?

  於是乎。

  那些對徐雷不滿的人。

  在被打臉之後,態度立馬180度大轉彎。

  老老實實的,嚴格按照徐雷的建議,以及新的適航審定標準,進行大幅改進和反覆試驗。

  而徐雷對西北飛機公司,也當然不止是提出建議,還幫忙爭取科研經費,提供各種技術支持。

  因為大家也都很清楚。

  這款小飛機,早已不僅僅只是一款產品,更是承載著龍國航空工業,進入民航市場的希望。

  要是連這一款小飛機,都不能滿足國際標準,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那麼同時在設計研發的中大型客機,也絕對夠嗆。

  所以小小的一款支線小飛機,承載著無數人大大的航空強國夢。

  為了這個夢,從設計規範、標準體系,到系統集成、產品測試……

  可以說整個飛機的設計、製造、測試、試飛等所有環節,都像是脫胎換骨了一樣。

  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