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宏圖偉略!大幹一場!

  ……

  賀治淼沒有參與討論。

  唇角掛著一絲笑意,慢步來到餐桌旁坐下。

  不用吩咐,店員也知道給他上哪些早餐。

  坐在椅子上,怡然自得的聽眾人激烈討論。

  他不久前,剛和鴻門眾多元老,回國參觀走訪了一圈。

  不僅去了歷盡千辛萬苦,終於闔家團圓的龍灣。

  也去了經濟開放最前沿的天海,極具科技創新活力的京海。

  之後又造訪了古都安西,到了巴山蜀地、彩雲之南……

  在這將近一個月的參觀走訪旅程中,大家極大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不僅看到了歷史人文的傳承,也看到了現代科技的創新。

  不僅欣賞到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也見識到了農村地區的巨大變化。

  在天海他們看到了承載了民族飛天夢想的大飛機。

  在京海看到了能在晶圓上進行納米級精雕細琢的光刻機。

  在巴蜀的大山深處,看到了猶如造行星發動機一般的宏偉水電站。

  在大西南起伏連綿的崇山峻嶺之間,看到了穿山越河,正將天塹變通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在這近一月的旅程裡,他們看到了一個不願撇下任何一個省市,攜手並進共同發展的強盛龍國。

  因此。

  賀治淼自然不會去和人爭論,花兩三千億給龍灣修跨海大橋值不值。

  尤其是那些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就移民來到了米利,從小到大就出生在米利,並沒有去過龍國的華裔。

  他們沒有回去看過,對龍國的印象,基本是聽別人說,這本身就很容易狹隘片面。

  再加上他們長期生活在米利,深受西方文化,尤其是資本主義的薰陶影響。

  指望他們能客觀公正的看待龍國,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為在米利這樣的資本國家,基本一切都是向錢看。

  會鉅額虧損的事,各個州乃至聯邦,早就不會做了。

  所以……

  跟他們說花兩三千億修跨海大橋,只要能讓骨肉更加緊密相連,哪怕永遠都收不回投資成本也值得,他們是很難理解的。

  而他們也沒有去過龍灣,也不知道龍灣原本就挺不錯的製造業,如今融入龍國的經濟體系,其實起到了優勢互補、如虎添翼的效果。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以龍積電為代表的龍灣電子加工行業。

  他們原本就靠替人代加工芯片、電路板、電子元器件等為生,經驗豐富且專業過硬。

  而大陸以舉國之力,迅猛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在技術上趕超了西方之後,在產能卻還供不應求。

  當京海與龍灣攜手,當飛宇電子科技與龍積電並肩合作……

  何止是產能問題迎刃而解,芯片成本降低,也極大增強了競爭力。

  因而這樣強強聯手的產業融合,除了讓龍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更快更猛,自然也讓兩地之間的經貿往來更加頻繁。

  如今每天有好幾趟固定航班,往返於龍北與京海,客座率還都挺高,就足以說明修建跨海大橋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畢竟龍灣可不只是有電子行業,機械、冶金、化工、農業、旅遊等等,這些都必然會催生出大量的客流和貨流。

  真要有了跨海大橋,每天必然會有大量的車輛與客貨列車通行,會讓經貿往來與人文交流更加緊密,能極大拉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

  一旦龍灣徹底融入了龍國的經濟體系,再也難捨難分,那麼這樣一座大橋,就算投資花費再高,也是值得的。

  就像龍國在中西部地區,明知道很多年都難以收回成本,依然投資修建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在廣大農村地區,更是一分錢不收,也要不遺餘力的讓各個村莊通上水泥公路,哪怕村莊在大山深處,挖掘機都要用直升機吊運。

  總之。

  龍國是要讓十幾億人奔小康,共同致富。

  這樣的宏圖偉略,不去親身經歷,自然是很難想象,也難以理解。

  早已年過六旬,又是分堂堂主的賀治淼,自然不會去與人爭辯。

  吃過早飯後,他便起身去了堂口,親自檢查佈置。

  一切準備就緒,賀治淼依然並沒有告訴其他人,貴客到底是誰。

  直到臨近十點。

  三輛轎車緩緩駛入唐人街。

  賀治淼讓人,把他親手提筆書寫的橫幅掛起來。

  所有人才知道,原來是飛宇電子科技總經理徐雷來了。

  正當不少人驚訝議論之時,賀治淼早已杵著柺杖,迎步上前。

  他早就聽聞過徐雷的鼎鼎大名,如今終於能見到本尊,自然是格外激動。

  古今中外,有頭腦會掙錢的企業家很多,但既能發家致富,又能報效祖國的卻少之又少。

  沒有回國考察走訪之前,他只知道徐雷是龍國首富,引領龍國的電子信息產業趕超西方功不可沒。

  在考察走訪期間,聽說了很多有關於徐雷的事蹟,得知他為國為民做出的無數貢獻,那就真是打心眼裡佩服。

  而鴻門自創立以來,就一直將振興民族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