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 作品

第791章 老奸巨猾!真是膽大包天!

  徐雷抽了一口煙,笑問道:

  “波世頓的中央隧道工程項目,到底是怎麼回事?”

  “兩條加起來不過五公里的隧道,外加一座四百多米的橋。”

  “要是擱在咱們龍國,別說十三年了,十三個月沒合格完工,都會有無數人被追責!”

  希通斯弗彈了彈菸灰,訕笑不已。

  “這個項目說起來可就話長了。”

  “一開始,誰也沒想到這項工程,會變成咱們米利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基建醜聞……”

  在希通斯弗的講述下,徐雷彷彿聽到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可偏偏竟然是現實。

  原來,上世紀六十年代,很多州要修高速公路,自然免不了要大規模徵地拆遷。

  要徵地拆遷,那免不了就要和土地房屋的主人協商談判。

  漫長的談判與高昂的賠償,自然讓投資方格外頭疼。

  所以那時候的米利,也因為拆遷發生過不少事。

  自然也包括黑惡之人,威逼利誘房主必須簽字。

  有一位叫薩瓦奇的年輕人,經歷了這一切,一直想要謀求改變。

  當他成為了波世頓基建部主任,他實現夢想的機會來了。

  他發現貫穿城市的雙層高速公路,施工設計是每日通行七萬五千輛汽車。

  可隨著城市發展,以及大量車輛過境,每天居然有二十多萬輛車通行,以至於擁堵極為嚴重。

  動輒幾個小時的擁堵,加上嚴重的噪音汙染,雙層高速路醜陋的外觀,都讓市民們怨聲載道。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薩瓦奇建議把雙層高速路拆了,挖隧道修建車道更多的地下高速公路。

  這樣既能提高通行效率,又不需要斥巨資搞徵地拆遷,還能美化市容市貌,有利於提高房價、增加財稅收入……

  如此一舉多得,簡直不要太完美。

  於是乎。

  1987年,他提交了工程計劃,打算花費28億米元,用不超過四年的時間建成這條意義重大的地下高速公路。

  他那時候已經考慮到了工程施工是有一些難度,所以預算已經儘量往高了報。

  而那時候的28億米元,已經是相當大的一筆鉅款了,都快趕上龍國的外匯儲備了。

  不過因為這個項目理念很完美,有不錯的經濟效益,又是一個非常討好民眾的政績。

  再加上從設計施工,到材料供應,各個環節都能讓不少人賺到錢。

  所以預算高是高了點,但在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下,聯邦還是同意了撥款。

  1991年項目正式動工。

  薩瓦奇怎麼也想不到,他的美夢,從那一刻起,就變成了噩夢。

  由於項目業主是馬薩塞州收費公路局,看似是一個政府部門,其實卻是一個營利機構。

  他們全權負責設計、施工和監督,這不就是既當裁判又當球員嗎?

  為了利益,越來越多人把手伸進來。

  各種計劃被頻繁更改,項目預算也越來越高。

  很多人都把這個項目當成了搖錢樹。

  以至於開工還沒多久,項目預算竟然就超支14億米元。

  而施工過程中,由於只顧利益不顧實際,勘測不到位、設計有問題、施工又偷懶,以至於出現了不少問題。

  比如河底沉管隧道組件,居然到了安裝時才發現,竟然短了一米多。

  而挖隧道,沒考慮好土質和防水,發生滲水事故,差點把地鐵淹沒。

  另外,施工還沒完,就各種漏水、裂縫、脫裂。

  不少管線燈具之類的,甚至開始被海水腐蝕了。

  為了解決各種問題,自然不得不延長工期、增加預算。

  可工期延長、預算增加,卻並沒有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如此惡性循環之下。

  竣工時間自然是一拖再拖,項目預算自然是一加再加。

  被施工影響出行和生活的市民們,忍受了數年之後,終於忍無可忍。

  可又能如何呢?

  上至市長,下至監理,全部換了個遍。

  中飽私囊賺足了的他們,一個個都沒被追責。

  新來的,自然也是一切照舊,甚至還變本加厲。

  如此一來。

  這個當初預算就高達28億米元的工程,到如今已經花了兩百多億。

  折算後,相當於龍國的上千億元。

  足夠讓京海修好幾條地鐵線,拓寬改造大量的城市主幹道。

  即便是擱在米利。

  這麼一大筆錢,核動力航母都能造四五艘了。

  最令人扎心的……

  如今尚未正式竣工,只是試運行通車。

  一輛輛過往的車輛,就像是行駛在水簾洞一樣,很多處滲漏滴水,以至於路面永遠是溼漉漉的。

  而且看似提高了市中心的通過效率,結果郊區進入隧道的輔道,卻每天堵成狗。

  一個區區幾十萬人口的城市,居然能動輒堵車半小時。

  誰敢信?

  當初提出工程計劃,以為能完美解決擁堵的薩瓦奇,自然是早就抑鬱成疾了。

  他如今最擔心的,不是預算嚴重超支,讓波世頓揹負了沉重的還貸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