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 作品

第761章 徐少!你這才是真正的自動化!

  “朱署長,您不是搞外交的嗎?您還懂電子科技呀?”

  朱建濘自嘲一笑。

  “經常跟小徐老範他們接觸,我自然也就學了一點皮毛。”

  “你要讓我講很深層次的工作原理,那我肯定就外行了。”

  李達康笑道:“已經相當不錯了啊!”

  “不像我,看著這些高速自動運轉的東西,就只知道很先進。”

  “但具體先進在哪兒、有什麼妙用、意義何在,卻又說不出來。”

  這時候,徐雷和肖吉桉來到兩人旁邊。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商品和物資需要快速運輸週轉,這便對各大港口碼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利用有限的設備,安全又高效的裝卸貨物?光靠單純增加人力和設備投入,顯然是不行的。”

  “要是人多車多,反而會讓碼頭變得難以管理,稍不留神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因而用高科技提升效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咱們給吊裝設備,用上帶圖像識別、精準定位的技術,就能快速準確識別集裝箱,又利用衛星定位、無人駕駛等極速改造平板運輸車……”

  聽徐雷一番解釋,李達康漸漸明白了。

  要想效率足夠高,關鍵在於裝卸和轉運足夠快。

  而不管是岸橋,還是軌道吊,亦或者是其他設備。

  其實吊裝速度,已經沒有多大的提升空間。

  制約效率的難點,在於轉運。

  如今碼頭上,還是靠司機們駕駛平板運輸車,來來回回的轉運。

  既然是人類司機開車,就算訓練嚴格、技術過硬,也需要預留不少的安全餘量。

  比如在同一時間內,不可能讓太多輛車,同時執行轉運任務,稍不留神就發生碰撞。

  但用無人駕駛的平板運輸車,可就不一樣了。

  計算機會實時收集所有車輛的數據,包括速度、位置、方向、軌跡、任務等等。

  而它們每輛車之間,也都會相互實時共享,彼此的一些數據,從而避免發生碰撞。

  因而有中央計算機在實時的調度指揮,肯定就能安排更多的車輛,執行轉運任務。

  而無人平板運輸車,又能採取最優行駛路線,在確保彼此安全的情況下快速轉運。

  如此一來。

  高度自動化的碼頭,自然有了極高的效率。

  不過……

  聽完徐雷的一番介紹,肖吉桉依然心存懷疑。

  俯身仔細看了看,那幾輛沒有人遙控操作,也在自動行駛的無人平板運輸車模型。

  “徐總,你們真沒有鋪磁釘嗎?”

  “當然沒有,不信你可以將那些膠合板掀起來看!”

  “那你們這些車,它們是怎麼知道自己的位置,從而規劃行進路線?”

  面對疑惑不解的肖吉桉,徐雷二話不說,直接從停車場,雙手端起一輛模型。

  “除了利用了衛星定位技術之外,咱們還給車裝了無線電定位裝置。”

  “另外你們看這模型的四周,有四顆微型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它們就相當於是車的眼睛。”

  “攝像頭負責拍攝周圍的影像,毫米波雷達負責探測掃描,經過計算機分析之後,它便能知道自己在哪兒、周圍什麼情況。”

  “然後根據中心調度命令,它知道自己該去哪兒,便能根據路況和車況,規劃出最優的行駛路線,以最快的速度抵達目的地。”

  這樣的‘智能駕駛’技術解決方案。

  擱在現在2003年的這個世界,自然容易讓人匪夷所思,覺得太先進了。

  但是在徐雷穿越前的那個世界,在2023年的時候,就連一些十來萬的國產車,都已經能實現L2級的智能駕駛。

  用攝像頭看路,用雷達測距,然後設定好速度,汽車就能自動的在路面標線內往前開,完全不用人操作。

  一邊自動調整方向,一邊根據前方車輛的速度與車距,實時調整自身車速,前方沒車就頂著限速跑。

  智駕水平更高的,甚至還能自動超車、上下匝道,即便是複雜的市區路況,也基本能應對。

  眼下。

  眾多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相關企業,一起合作研發的智慧碼頭項目。

  研製無人平板運輸車,其實就是相當於在研究智能駕駛。

  有的負責研發傳感器,有的負責開發控制軟件,有的負責系統集成……

  如今做出來的這一臺臺無人平板運輸車,雖然還算不上多麼的先進強大,但基本的功能也算是樣樣俱全。

  如果能持續的研發下去,技術不斷迭代升級,自然可以做得更加先進、廉價且穩定,從而具備商用價值。

  也正因如此。

  徐雷希望能和肖吉桉合作,讓米利富茂航運集團,投資打造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無人自動化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