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戰爭就是一門生意!

  “一旦讓他們得到了大批援助,他們就可以加大對伽沙地區的圍困與轟炸力度,餓死困死數百萬的巴勒坦人!”

  “而且伊色列得到大批援助,經濟有保障,經歷過戰火淬鍊的老兵也越來越多了,再有空軍轟炸支援,哈馬森再想虐菜就難了。”

  “所以要想讓巴勒坦人贏得這場戰爭,光是提供武器彈藥和物資補給顯然還不夠,而且給再多,也不可能有伊色列從西方拿到的援助多。”

  “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邊加大攻擊力度,儘可能的消滅伊色列更多有生力量,一邊在國際上掀起強大的輿論戰,讓伊色列難以得到同情和援助!”

  “雙管齊下,讓伊色列戰場上損失慘重,輿論上還被抨擊譴責,哪怕是米利提供援助,都不得不顧及輿論影響,如此才能讓他們信心全無,不得不停戰議和!”

  艾托馬森這一番話。

  不僅說得鏗鏘有力,而且非常在理。

  信心堪比黃金!

  對身患疾病的人來說,有被治癒的希望,才會有活下去的勇氣。

  對炒股的人來說,有能掙到錢的希望,才會有投資炒股的底氣。

  一旦信心沒有了。

  病情會迅速惡化,股市會慘烈崩盤……

  而關乎生死存亡的戰爭,信心更是無比重要。

  就像曾經的龍國。

  積貧積弱、山河破碎。

  如果沒有必勝的信心,又怎麼能前赴後繼、浴血奮戰?

  沒有強大的信心做支撐,也就不可能以弱勝強,贏得真正的獨立。

  所以……

  艾托馬森的話,當真是一針見血。

  不掀起一場巨大的輿論戰,揭露伊色列的罪惡,讓他們失去道義,很難得到援助,就不能毀掉他們必勝的信心。

  但凡還有一絲僥倖心理,覺得靠武力還能贏,他們就不可能停止戰爭,容忍巴勒坦實現真正的獨立。

  另外。

  掀起一場輿論戰,還有不少好處。

  可以讓中冬地區的反伊色列力量,再一次團結起來。

  可以讓巴勒坦人,獲得更高的國際關注度,獲得更多人的同情。

  甚至還可以讓很多和他們有著同樣信仰的人,以各種方式提供大力支持。

  一旦搶佔了道德的制高點。

  一旦獲得了無數人的同情與支持。

  那麼巴勒坦人的正義反抗事業,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以伽沙地區為根據地,擁有數百萬巴勒坦人為後盾的哈馬森。

  就會擁有堅不可摧的戰鬥意志、無窮無盡的後備兵源。

  不管伊色列怎麼殺也殺不完。

  消滅了一個哈馬森,還有無數個哈馬森會挺身而出。

  伊色列越是要泯滅人性的,圍困封鎖與狂轟濫炸。

  就只會逼迫越來越多的巴勒坦人奮起反抗,加入哈馬森之類的武裝抵抗組織。

  他們的親人被伊色列空軍炸死炸傷了,有的甚至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毫無抵抗力的兒童。

  他們能不痛恨嗎?

  他們能不憤怒滔天嗎?

  都不用做任何的思想動員,他們就會心甘情願,且悍不畏死的和伊色列頑強作戰。

  因而面對伊色列的裝甲部隊,他們不需要頭盔防彈衣,也不需要火力支援。

  他們不僅扛起火箭筒就敢打,甚至還敢通過地道,潛伏到敵人眼皮子地下發起突襲。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死亡早就並不可怕了,死了反而可以和家人團聚,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總之。

  巴勒坦人誓死抵抗到底的決心,是毋庸置疑的。

  他們也必然會想方設法,痛擊伊色列直到對方主動停戰求和。

  而伊色列如今致命的軟肋,便是以米利為首的西方諸國,是否會提供援助。

  有援助,他們就會變本加厲的把戰爭持續下去。

  沒援助,那這場戰爭就不可能再繼續打下去。

  這麼簡單淺顯的道理。

  作為外交署長的朱建濘當然一聽就懂。

  而艾托馬森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也不可能還藏著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