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朱雀 作品

(五百六十六)遇到了一個熟人



            謝奇英點點頭,贊同道:“張兄弟說得沒錯,器械搏擊雖然不被允許,但在實戰中的效果向來比徒手的要好。真正到了危及自己生命的時候,手裡有東西和沒東西的效果完全是不一樣的。”

眾人一陣商業互吹後,這場關於棍法的課程繼續。謝奇英繼續指導班上的學員練習六合棍,鄒有志則帶著張勇勝等人在學校裡參觀巡視。除了在戶外操場練習的課程外,他們還觀看了室內徒手搏擊的訓練課。

順江武校徒手搏擊的課程是新開的,主要是迎合武協方面即將組織的青年聯賽和職業聯賽。鄒有志親自選拔了二十幾個基礎條件好的年輕人,請教練傳授其實戰技術,準備在下半年的比賽中逐步登臺。

這種培養方式有點半路出家的感覺,但也不能完全算半路出家。因為之前有過多年的套路訓練,在身體素質和武打技術方面都有一定的底子。這樣的學員只要幾個月的培訓,就能初步掌握擂臺實戰的技巧。

省內許多武校都是這樣培養拳手的,包括韓永利所在的鷹爪門的武校。這樣培養出來的拳手雖然能夠快速上場比賽,但實戰水平不高。正式的運動項目中又是帶著護具的,激烈程度受到極大的削弱。

這方面也是國內民眾比較詬病的地方,很多地方的民間比賽之所以發展不起來,也是有著這方面的原因。這次武協在省內搞職業聯賽,有一種想法就是仿照國外的比賽,打破這種常規的操作模式。

張勇勝等人沒有上場去參與訓練,而是和鄒有志、韓永利在這方面進行一些交流。雲山二中也會派人參加青年聯賽,到時候也許有可能會碰上。武校的學員年紀普遍偏大,基礎也更好,是不好對付的對手。

站在旁邊看著室內的訓練,張勇勝發現了一個熟人,來自江源育才中學的吳文祿。他也在眾多實戰搏擊的人員之中,跟著大家一起做教練指定的練習。他沒有看到張勇勝等人,但卻被張勇勝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