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朱雀 作品

(一百二十六)回到紫竹鎮老家


  經過了兩個小時的折騰,繞過了彎彎曲曲的道路,張勇勝和吳秋月終於回到了紫竹鎮。在鎮口的小車站下了車,兩人提著行李往老家的房子走。他們兩家是背對背的小院子,是老一輩的遺產。

  紫竹鎮的面積並不大,就是四條街匯聚在中間的十字路口,整個小鎮被平均分成四個部分。整個小鎮比較古樸,臨街的都是兩層的木樓,中間鋪著青石板的路,一切都還保持著幾十年前的生活節奏。

  來到這裡,張勇勝就覺得回到了古代社會一般,很多東西都與現代無緣了。小鎮上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和嘈雜,留下的是安靜清幽的環境,很適合修養練功。每次回到這裡他都感到非常舒適,有些流連忘返。

  張勇勝家小院子已經快一百年了,按時間的已經算是古建築。如果在大城市,這些建築都會被保留下來,甚至開發成旅遊區。但在紫竹鎮就不行了,因為街上大多數房子都是這樣的,誰也不比誰昂貴。

  吳秋月先幫著張勇勝把東西送到他爺爺留下的小院子,然後再穿過後門回到了自家的院子。兩個院子背對背,後門相連,是祖上的兄弟倆在修建房屋時留下的。兩家人也因此長期來往,關係比較密切。

  院子不大,佔地一兩百個平方,面街是三間房屋,裡面有個天井小院子。小院子左右有廂房,後面還有正房和後院的雜物房。整個面積不小,可以住一大家子人了,張勇勝的父親就是在這裡出生長大的。

  張勇勝先把東西放在前院堂屋,然後開始大掃除。清明節的時候他來住了兩天,隔了幾個月沒來,屋裡屋外到處都是灰塵。他要在這裡住一兩個星期,得好好打掃一下,不然沒法住人。

  他一個人沒法把所有房屋都打掃了,只能把能用上的地方打掃一下,其他只能等過年時父母回來一起弄。前院的堂屋,後面正房的客廳、臥室、書房,還有存放爺爺舊書的兩間房屋和天井小院、廚房等,工作量不小。

  張勇勝一個人忙活著,他先把廚房打掃出來,燒水泡上茶,然後再繼續忙活後面的。一直忙到快中午了,他才完成了一半的事情。他下午還要繼續忙活,否則晚上也住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