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問水2023 作品

第145章 完事

 他也沒多說,就在端老頭邊上的矮几坐了下來,開始胡吃海喝起來了,餓,他是真的餓了。

 這時就聽到端老頭又笑著對他說“憨娃,你也不用去那什麼詩會了,你的事老頭子幫你處理好了!你明天就可以安心回去了!”

 “真的,那太感謝爺爺了!俺,俺下次過來考院試的時候,給您老人家煮幾道吃食,保證比這啥慕味康強太多了!”

 “今天,今天您就隨意吃些哈!”慕川芎一臉驚喜地喊道。

 “哈哈,怎麼你這小傢伙還會烹飪?”端老頭笑道。

 “當然,俺可是農家娃,啥事不會!這烹煮可是一門學問,畢竟民以食為天嘛!”

 “俺可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守得住寂寞,創得了輝煌的小男人大丈夫哩!”慕川芎傲嬌地挺起小胸膛笑道。

 “哈哈,好,好一個小男人大丈夫!”端老頭捂須笑道。

 “哼!你這傢伙可知‘君子遠庖廚’,就連俺都知道!你還讀書人,還是一個才子!”那胖妞有些不屑地嚷道。

 “嘁,這位美女姐姐,你可理解錯了這‘君子遠庖廚’的意思了!”慕川芎有些不屑地看向那胖妞說道。

 “俺咋不知道了,那不是君子就要遠離廚房嗎?搞得好像很有學問一樣!哼,哼!”那胖妞更加那啥起來了。

 “非也,非也!所謂‘君子遠庖廚’可是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此話起因,在於齊宣王問孟子齊桓、晉文稱霸之事,孟子則不跟他談‘霸道’而談‘王道’”。

 “他以齊宣王‘以羊易牛’來加以說明,他認為齊宣王是有惻隱之心的,這就是仁政之基礎。”

 “而且《禮記·玉藻》也言,‘君子遠庖廚,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踐也。’”

 “意思就是說君子要遠離血氣殺生之事。‘君子遠庖廚’,在這裡也就是說君子懷有一顆仁心,不忍見到殺生之事,因此遠離廚房,並不是君子要不進廚房、不恥庖廚之意。”慕川芎又在掉書袋子了,

 說完他轉頭看向端老頭有些那啥地說道“爺爺您說俺說得對嗎?”

 端老頭捂須點了點頭笑道“嗯,的確如此!”隨即又開始拷教起慕川芎起來問道“憨娃,你如何看待‘君子’和‘小人’呢?”

 “這,這,俺認為君子與小人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君子常懷善念,知止有定,努力向善!”

 慕川芎想了一下又說道“俺先生常說‘止於至善’是聖人的境界,是向善之人做人的目標。懷有和認識到惻隱之心並努力實踐的人,就是在修行之中的君子,如果能把偶然生出的這種向善之心變成持久的向善,就修成了正果,成為真君子了。”

 “俺先生還說‘孟子認為人心有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此四心是人所共有,也是性善的基礎,人能夠認識到‘四心’的存在,並將其由“端”而養大,就能夠行仁義,成人成聖。”

 “將心、性和天聯繫起來,‘四端’乃人心固有,是上天的賦予!人性善是天生人之本來面目,只有從內心承認,才能夠在內心中湧現動力!”

 “而‘君子遠庖廚’,正是順應這種人性,使人主動踐行道德,養成君子人格。”

 端老頭越聽越滿意,心想不愧是青竹書院一等一的老教習,這見解就是不一樣,怪不得能教出這樣的學子,善,真的是大善!

 可是這下倒讓胖妞有些不爽了,慕川芎說的這些她一個字也不理解!

 她聽到端老頭讓這小傢伙不用去參加詩會替自己出頭就已經很不爽了!現在又聽到這小傢伙竟然在這裡掉書袋子就更不爽了。

 於是她嘟著小嘴一臉不高興地說道“小子雖然端伯伯說你不用去詩會,可是你得給俺作首好詩把那陸丫頭給比下去!要不然,嘿嘿!”她又看向江景澄,那眼神有些那啥起來。

 這下本來還聽得一愣一愣的富貴男頓時打了一個寒顫,他趕忙又把頭低了下來。

 他並不是怕這胖妞,可是就是不願跟這些武將勢力扯上關係,這是他爺爺和父親一直交代的。

 慕川芎看了看那胖妞又看了看富貴男,他有些不理解為啥今天的富貴男有些不一樣!

 按他的身份應該不會懼怕這啥成武將軍的,就算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可是現在有這老頭撐腰也不至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