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胡屠戶 作品

第16章 風起

  那到底是什麼呢?

  靈氣?

  周清目前是沒條件得出確鑿的結論。

  暫時研究不出來的事情,可以靠後放著。

  周清來到木人樁前,裹鐵皮的部位,都接近人體要害的位置。其本身可以訓練拳腳、手法、身法,若是追溯源頭,那得從戚繼光說起。

  確切說,木人樁是為上陣殺敵而生。

  它雖然有不少優點,但因為本質是不會移動的死物,對實戰的幫助是有限度的。

  只是以周清目前的處境,木人樁確實能發揮出一些作用來。

  有比沒有強。

  周清照常先打一遍五禽戲熱身。

  以虎戲為起手式。

  虎戲到了“精通”階段,果然有質的變化。

  周清感覺現在做虎戲八式很輕鬆,即使有些生澀的地方,也比以往容易許多,身體靈活性上了一個臺階。

  恍惚中,他完全將自己代入老虎的視角。

  沒有模擬,他就是一頭老虎。

  山中的虎王。

  修成人形的山君。

  這種感覺很奇妙。奇異自然的獸性被激發,但沒有動物的暴虐,反而獸性加持了膽氣,可以說是虎膽。

  此刻,在周清的視角里。

  庭院變成他的領地,大桑樹是他的華蓋,昴日是他手下的先鋒官。

  王霸之氣油然滋生。

  在他的領地裡的事物都是他的,他不許,旁人不能搶。

  虎戲八式很快打完,那種感覺卻讓周清沉浸,脫離出來,還有點悵然若失。

  “這便是虎戲的‘精通’麼?”

  周清覺得是,又不全是。

  “有文膽的作用,讓我修煉虎戲時更沉浸了。”

  周清很快找到剛才那種體驗的原因之一。

  不知修煉鹿戲的效果會如何?

  過了一會,周清有些失望。顯然僅是剛剛邁入“熟練”階段的鹿戲,沒有讓周清進入剛才修煉虎戲的狀態。

  這種落差感,讓他有些難受。

  不過周清沒有因為難受,放棄修煉五禽戲,依舊將後面三戲打完,做好修煉木人樁前的熱身。

  然後觀察養生主。

  五禽戲(略通):虎戲(精通),鹿戲(熟練),熊戲(略通),鳥戲(略通),猿戲(略通)

  武技:黑虎掏心(熟練);彈指神通(略通)。

  文膽(初階)。

  睡了一晚上後,周清發現彈指神通居然從“粗通”到了“略通”。

  “昨日傍晚‘文膽’出現時,彈指神通沒有提升到‘略通’。”

  彈指神通的突破顯然不是虎戲那樣藉助文膽突破,另有緣故。

  “經過一夜充足的睡眠,我的身體適應了新的變化,在五禽戲熱身後,身體機能發揮出來,彈指神通自然水到渠成地提升至‘略通’的階段。”

  周清撿起一顆石子,回到平時練習彈指神通的位置,瞄準大桑樹粗壯的樹幹。

  輕輕鬆鬆擊打在自己想要命中的位置,上面留下較以往略深的印記。

  “其實本質不是彈指神通提升,而是我手眼更加協調。還有虎戲提升到精通後,我的指力以及靈活性亦有提升。”

  再厲害的武技,想要真正掌握,都需要對應的身體素質,否則永遠都沒法掌握,或者強練之後,反受其害。

  放在小說裡,就好比張無忌練成九陽神功,修煉乾坤大挪移自是如吃飯喝水一般簡單,天下武功,亦是俯仰即拾。

  “提升五禽戲好比修煉內力,所以用五禽戲養身才是重點,而武技則是細枝末節。不可本末倒置。”

  周清使用木人樁修煉,乃是為了一定程度上彌補實戰經驗的不足。

  至於提升黑虎掏心威力,則是其次。

  關鍵在於如何將黑虎掏心運用在實戰中!

  周清擺出架勢,以木人樁為參照的敵人,開始使出黑虎掏心。

  手部擊打木人樁用鐵皮包裹的手臂,得到清晰的力道反饋。不斷調整重心,調整步伐,調整發力的姿勢。

  在這過程,腳步的靈活性,手部吃痛忍痛的能力皆隨之增強。

  實戰中一個關鍵因素,便是突然遭受反擊,吃痛之下,依舊能使出完整的發力技巧。

  如果發力技巧變成本能一般,即使突發遭遇,反擊的力道也必定不會小。而且不會在遭遇戰中,慌亂不堪,把平時練習的東西都忘掉,打成王八拳。

  以木人樁為假想敵,周清不斷練習,黑虎掏心用出來愈發得心應手。

  最後他長長吐了一口氣,以練習一遍完整的虎戲結尾。等待熱氣遊蕩全身,消解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