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的熊貓 作品

第847章 舉起棋盤的生物計算機

  “比如路邊有喬裝打扮的小丑,戴著大紅鼻子,電腦掃描過去的時候,會發現大紅鼻子不符合人臉特徵,便把小丑給忽略掉。”

  “等工作人員調整了程序,讓程序能識別小丑了,結果遊樂場的牆壁上有彩繪的小丑海報,程序又會把海報裡的小丑識別成一個人數。”

  “媽媽推著嬰兒車,車裡的小嬰兒就露出個小腳,程序很容易忽略掉嬰兒。”

  “頑童用紙箱子套著上半身,就兩條腿漏在底下走,程序也會忽略掉。”

  “這些情況,雖然都可以通過程序員不斷的調試,讓程序學的聰明一些,最終達到不錯的效果。”

  “但人腦的表現要更優異,人一眼看過去,就能快速分辨出哪些算數,哪些不算數,在這方面人腦的優越性,是現有計算機望塵莫及的。”宋河道。

  男人點點頭,“既然是程序員不斷對程序進行調試,本身就說明人腦在這方面更強。所以你的意思是,人腦識別圖像的能力更強?”

  “我聽過這種說法,人做夢時渲染的都是3A大作,只需要一點點能量就夢了,但電腦運行3A遊戲,耗電高熱,還動不動卡死。”

  “不僅僅是識別圖像的能力,可以總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宋河道。

  “願聞其詳。”男人道。

  “還是迴歸到遊樂場照片的場景裡,剛剛計算總人數這一關過了,這時候再拋出新問題,照片裡究竟有多少小寶寶?”宋河舉例。

  “程序員必須得給程序設定一下,身高矮的是小寶寶,程序才能開始數。”

  “但這還不夠,又會冒出干擾項,程序會把穿衣服的小狗識別成小孩,把瘦小的老人識別成小孩,把距離較遠的人識別成小孩,把成年的侏儒症患者識別成小孩。”

  “這個時候再給另一張照片,動物園裡的獅子山,一群大獅子和幾隻小獅子幼崽趴在山上,要求計算小寶寶的個數。”

  “此時,哪怕一個從來沒見過獅子的小孩,也能很自然地去數照片上的小獅子,因為人腦能舉一反三,知道小寶寶的定義就是還沒長大的動物。”

  “但計算機不行,它又抓瞎了,它完全不認識獅子,程序員還得對它進行海量獅子圖片的訓練,再一點點給它標註小獅子的特徵。”

  “總之,人腦處理現實問題的時候,強的不能再強,讓計算機去處理現實問題,每次都要提前詳細設定,而且即便設定了也很難出效果。”宋河道。

  “我大概懂你的意思了。”男人沉思道,“我覺得這是成長環境造成的。”

  “哦?”宋河一怔。

  “人類從小到大會有意無意學習各種概念,什麼是人類,什麼是小孩,相當於識別程序已經提前設置好了,所以遇到問題能算的很快。”男人道,“但計算機不一樣,計算機拿到的信息全是人類輸入的,它本事其實見識短淺,瞭解現實的能力肯定要差一些。”

  宋河點頭,“的確,往深了說,人類和計算機看似在同一個世界裡,實際上卻是生活在兩個世界,猶如陰陽兩隔。”

  “但這也不是全部原因,我記得我年輕時,人工智能剛出現一次小爆發,很多Ai繪圖軟件,可以在短短一分鐘內畫個人像出來。”男人又道,“當時的Ai畫人有個致命問題,手指頭的數量畫不明白,各種四指六指七指,或者連續好幾個無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