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的熊貓 作品

第745章 碩士軍團

  碩士們一邊點頭,一邊繼續沮喪,歷史?歷史要等多久?

  宋河忍不住了,問你們是不是飄了,頂刊大子刊都敢看不上眼了?

  碩士們悚然而驚,對啊,能發頂刊大子刊也很牛逼啊,這莫名其妙的沮喪情緒哪來的?

  仔細想了想,碩士們發現是被環境影響的,宋河的老團隊成員對大子刊不屑一顧,談起來就說是水刊垃圾刊,頂刊也只能說勉勉強強。

  第二個小突破是人造血。

  雖然乘黃一代人造血大獲成功,北非戰場上每天都在用,最近也陸續接到全國乃至海外的大額訂單,但宋河其實對一代人造血不滿意,要求團隊繼續研究,推進二代人造血。

  二代人造血的研發重心,被放在了血漿微成分上。

  看似清澈的血漿裡充滿各種各樣的微量成分,幾乎是整個人體健康指標的縮影,實驗室又進了幾臺價值三千萬的大型設備,專門用於分析普通儀器找不到的微成分。

  新儀器贏得了碩士們的廣泛喜愛,這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他們日以繼夜地趴在儀器上,測小鼠血液,測貓狗血液,測猴子血液,測人類血液,每個物種的血液都分成年齡段做對比,並剔除品種、疾病、性別、飲食等干擾因素。

  數據紙貼了滿牆,謝科夫每天站在牆前燒腦分析,啤酒一瓶瓶地吹,吹完十箱空酒瓶之後,還真分析出了一點異常,似乎有某種未知的微成分和年齡變化息息相關!

  暫時尚不明確究竟是什麼微成分,還需要一段時間篩選,但宋河聽完謝科夫的分析後,敏銳嗅到了重大突破的氣息,凡是和壽命相關的跡象都值得留意,沒準兒就真能搜到什麼仙丹的成分。

  第三個小突破是送藥菌,紀天和小組的送藥菌研發因為人造血停了一個冬天,現在重新撿起來做,王崇和趙昌都押寶在這個方向,玩命做實驗,成功改善了送藥菌的性能指標,已經非常接近立項目標,只需再略微打磨一段時間。

  這些小突破都振奮人心,但宋河的注意力不在這上面。

  他關注起了更有價值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