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的熊貓 作品

第358章 請假一天

  學霸文和黑科技文是個考驗,我翻了大量同題材的小說,開局都過於嚇人,什麼手搓可控核聚變,手搓殲星艦,手搓戴森球,手搓六代機……看上去比鑽木取火還容易。

  我不知道這些東西該怎麼手搓出來,我還是傾向於找一些理論支撐,把研發黑科技的過程寫的儘可能真實一些。

  寫製藥,我參考了奧吉·奧加斯的《獵藥師:發現新藥的人》,凱瑟琳·埃班的《仿製藥的真相》,斯科特·卡尼的《人體交易》,郭永學主編的《製藥設備與工藝驗證》,修志龍主編的《生物化學》、威廉羅森《抗生素的故事》、朱莉婭·恩德斯《腸子的小心思》以及比爾·布萊森的《人體簡史》、唐炳華主編的《分子生物學》。

  寫數學,我參考了高中數學課本,考研的一堆數學教材,丘成桐的《我的幾何人生》、布魯斯·謝克特的《我的大腦敞開了》。

  寫炸藥,我參考了楊利的《新型火工藥劑理論與技術》、張立國的《礦山爆破實用技術細節詳解》、張相炎的《裝甲車輛武器射擊》、尹建平的第三版《彈藥學》、崔慶忠的《黑火藥設計與製造技術》,梁增友的《炸藥衝擊損傷與起爆特性》,還有一些公開的特殊文件,例如《地下及覆土火藥炸藥倉庫設計安全規範》等等。

  最近正在集中精力寫腦,主要參考馬修科布的《大腦傳》,正打算進一步蒐集一些腦子有關的書,恰巧我認識一個姑娘,如今在愛丁堡大學的神經科學實驗室忙,她給我推薦了《知覺之門》、《意識探秘》、《神經科學原理》,後續可能我會買來讀一讀,也可能圖省事直接讓她幫我列關鍵知識。

  除了參考書,扒論文也必不可少,上述的參考書其實我完整看完的不到一半,更多的時間我用來扒論文,先看摘要,再看引用論文,又是扒著扒著便開了十多個窗口,頭暈眼花,不知道剛剛看到可以寫的部分在哪個窗口了,只好挨個回去找一遍。

  除了參考書和論文,還要感謝諸多給我提供幫助的高材生同學們,他們天各一方,學著不同的專業,但很熱情地給我提供了相當多的專業材料、可用論文、奇聞異事和個人心得,他們的豐富經驗是我查資料所不能獲取的,有些實驗室八卦非常有意思,甚至顛覆三觀,但很遺憾我不能全部列入小說裡去。

  除此之外,搜索資料的時候往往還有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