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義軍 作品

第313章 擴大戰果

  也同時切斷了羅剎國在東鮮卑利亞地區扎希維爾斯克堡、下科雷馬斯克堡等剩下的的幾個據點的補給線,以及他們跟大本營的聯繫。

  馬天佑坐鎮集虞斯克堡,協調整個鮮卑利亞地區的戰局。

  現在探險軍拿下了基虞斯克堡,已經完全打通了勒拿河和葉尼塞河支流沿岸交通,可以通過水路溝通各個鮮卑利亞大多數的城池。

  馬天佑準備向朝廷建議,在瀚海湖設立造船廠,建立以瀚海湖為中心的鮮卑利亞內河船運系統,並組建鮮卑利亞內河水師,保護鮮卑利亞的內河水系。

  這個船運系統包括葉尼塞河上游、勒拿河水系、漠北的北湖水系。

  利用該水系溝通漠北和鮮卑利亞各城池,運輸後勤補給,減輕後勤補給的壓力。

  東路探險軍的後勤補給原來一直都是全程走陸路,走北京-哈爾濱-朔方城一線。

  現在勒那河水路已通,到時候可以跟西路探險軍一樣先走山西大同-鎮北城(後世的烏蘭巴托)一線,再走水路到瀚海湖,最後從瀚海湖經勒拿河沿岸各城池。

  這樣一來減少了陸路運輸的路程,充分利用船運條件,減輕後勤補給壓力。

  為了實施這個計劃馬天佑決定親自回京面聖,並順便彙報一下鮮卑利亞的戰況。

  葉有為集結了西路探險軍2500人馬,32門繳獲自羅剎軍的老式前膛火炮和5門後膛野戰炮,直接趕到中鮮卑利亞第一城堡葉尼塞斯克堡。

  到了葉尼塞斯克堡城下,當葉有為親眼看到葉尼塞斯克堡的時候,徹底放棄了強攻奪城的想法。

  葉尼塞斯克堡不愧是中鮮卑利亞地區第一大城堡,光是城牆就有三層,高達10米左右。

  城牆上的火炮眾多,估計有四五十門之多。

  從羅剎俘虜那裡得到的情報,葉尼塞斯克堡有1500名守軍,糧草充足堅守一年不成問題。

  可謂是兵精糧足,城防堅固。

  葉有為打算採取長期圍困策略,對葉尼塞斯克堡圍而不攻,切斷城內與外界的聯繫,耗盡城堡內的糧草,逼迫守軍投降。